在我们班,有两个出了名的“火爆辣椒”,有时“辣”得都让我们呛不过气来!下面请你——“品尝”吧!
麻辣青椒——范老师
“叶启轩!昨晚作业写得像狗啃一样的,下课哪都别想去玩,到办公室把昨晚作业再重写一遍,再写成这样子!你就好好享受‘竹棍炒肉丝’吧!”一听这句话,就知道是我们的范老师在训差生了。
于是,我和同学们一起在办公室门口偷偷地“欣赏”叶启轩的遭遇,而我们的范老师就像警察抓小偷一样,死死盯住叶启轩,简直是一刻都不便宜了他!此时正在办公室门口偷笑的我们,丝毫没有察觉“灾难正要降临了”!当恶魔般的上课铃打响之后,伴随着范老师那怒气冲冲的面孔,就知道今天有人又要倒霉了,果然不出我所料,范老师发下试卷后,把那些写句子不加标点符号的同学给恶整一顿,恰好我也“中奖”了,看来中午要把句子抄50遍了!这也太狠辣了!
火爆辣椒——汪老师
“天呐!”怎么这么倒霉!星期一就是数学课,这以后还怎么“活”?我心中暗暗抱怨着。可时间总是在飞速奔驰着,第一节课还是到来了,此时的我比上刑场还要恐惧,教室里像死一样的安静,仿佛都能听到每个人的呼吸声了!
“登,登……”汪老师踏着高跟鞋飞快的步伐走进教室,我的心脏像一只兔子一样在飞速奔跑,浑身都起鸡皮疙瘩了。汪老师对数学委员说:“昨天下午谁没完成中午布置的作业?”数学委员点完名后,被点到的人都得“摸”一下汪老师的竹板,我虽然没被点到,可还是惊恐万分,觉得好景不长。
下午,正如我所想的那样,同学们还没进教室,汪老师就已经早早的来“迎接”我们了。我和几个胆小的同学只能从后门溜进教室,汪老师怒气冲冲地呵斥道:“跟你们说过多少遍了,计算题细心点,可你们脸皮子就是厚,看来光讲不行,只能用棍子跟你们说话了!”
我求天拜地希望别点到我,可老天不作美,我竟然错了两个。我以前很少错计算题,就算错了,也只是一题,我只能自我安慰;别紧张,也许老师觉得我错的少,就放过我了。可自我安慰并不能起多大作用,老师才不管这么多了,逮到了我就挨了10棍子,还边打边训斥:“江宇�u,你今天真‘走运’,没想到你也会错,我还以为是哪个差生写了!”10棍下来,我手都肿成面包了,都能趁热“吃”了。汪老师,你比我们的班主任还狠呀!
这就是我们班“辣”出了名的老师,有机会,也请你们到我们班“品尝”他们的“辣”味!
“为了挣脱铁环,争取归队,使你自己的生命变得有用,你是否已经尽了一切努力呢?”“是的,我似乎已经尽了一切努力了!”保尔在出版社审稿的时候,总是这样地自问自答。
每次读到这里的时候,总感觉有些可笑,毕竟一个像我一样的普通人不会干这种事。但是这样的人物描写,却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个精彩之点。
书中的保尔原先在是个乡下的野孩子,善于打架,甚至还喜欢上林务官的女儿冬妮娅。对冬妮娅外貌的初次描写,作者写道:“她穿着领子上有蓝条儿的白色的水手杉和浅灰色的短裙子,一双绣花短袜紧紧的套在晒黑了的匀称的脚上,下面穿的是棕色的皮鞋。栗色的头发编成了一条粗大的辫子。”保尔看见后也心慌意乱了。当苏哈里科将维克多介绍给冬妮娅的时候,苏哈里科更是“晕头转向”。
随着成长,保尔变成了一个坚定的布尔什维克,但是身体上的不便使他的心灵也受了一定创伤。当读者们正以为保尔要在海滨公园举枪自杀的时候,作者力挽狂澜:“朋友,这是假英雄!任何一个笨蛋都会随时杀死自己……即使生活到了实在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活下去,使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这也是“保尔精神”的一部分,通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使保尔锻炼自己的奋发得到了充分体现。
有读者说作者的描写太花哨,我倒觉得这在一部分上,更能将读者脑中塑造出活灵活现的一个人物。瓦西里神父,反革命领导人之一,第一篇文章对他写道:“一个穿着法衣、脖子上挂着一只沉重的十字架的、虚胖的神父,恶狠狠地盯着全班的学生。”书中出现的第一个人物就是反革命人物,表现了“炼钢”之难。身穿法衣,挂十字架,却更体现了神父的愚笨;虚胖,恶狠狠,让一个神父的形象瞬间崩塌,使读者立即感到对这个神父有讨厌之情。对旅馆老板鲍里斯·佐恩的描写也很出神入化:“他说话的时候老是伸开他那两只滚圆的短胳膊。他那对充满血丝的眼睛不住地从肃反委员会主席的脸上溜到谢廖沙的脸上,再从谢廖沙的脸上溜到某一个角落和天花板。”飘忽的眼神标志着心中的紧张和虚伪,读者脑中就显现出一个笨拙、狡诈的资产阶级人物。
更有意思的是,作者在给人物起名的时候也有亮点。例如提过的瓦西里神父,无意发现统一沙俄的人竟然也叫瓦西里(三世)。他宣称“我的意志就是神的意志”,一切问题均以专制方法解决。这是不是对像瓦西里神父一样的反动派的讽刺呢?
总之,保尔的精神能广为流传的缘故,不仅因为政治的需要,还更多地来源于其精妙的人物描写。据说当时苏联派许多文学家来修改这部作品,这也难怪为什么描写如此细腻了。苏联解体了,但是这些文学作品仍然值得我们品味其中的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