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切想说的都放在心底,每一次都把它过滤出来,却又放弃了说它的勇气。我总是傻傻地笑,可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在笑什么。真的那么好笑吗?只是为了缓解自己不知所措的内心罢了。是啊,我怎么了……
您总是递给我我最想吃的东西,总是问我“饿不饿啊?”“想吃点什么?”……即使生病了也要在我面前装出一副什么都没发生的样子。
几个月前,在考场的门口,您紧握着我的手说:“加油!”虽然只有这简单的两个字,却让我体会到了很多。感受着您手心儿渗出的汗水,我知道,您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了我的身上,您甚至比我还要紧张。
“你要努力学习,一定要出息,将来要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我老了,不一定能看到那一天……”这是您常跟我唠叨的话。每当那时,我只会转过身去,目视前方。
跨进考场大门那一刻,我偷偷地回头看了一眼,您依然露着慈善的笑容站在那里,对我摆着手。我想您应该是说“进去吧!”您对我是有信心的!
四个小时过去了。从考场出来时,您仍然站在校门口,看上去疲惫了很多。我连忙走上前去,挽着您的手:快回家吧,我都了饿了!”
“好,好,想吃什么,我给你做!”
“奶奶,有一句话我埋在心里很久了。”我目视着前方说。
“什么话啊,让我这么一个没长心的宝贝藏了那么久!?”
看着奶奶笑着,我的心里充满了温暖。“奶奶,我爱您!感谢您这么多年在我身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
奶奶的眼眶红了,我知道那是为什么,因为我的泪水已经滴答滴答地掉在了地上。
十几个春夏秋冬,您用无微不至的关怀温暖着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终于说出了那句话:奶奶,我爱您!
金圣叹评《水浒传》说:“《水浒传》写108个人的性格,真是108样。若别一部书,任他写一千个人,也只是一样,便只写得两个人,也只是一样。”虽然这话有些过,但却真写出了《水浒传》的特色,基本上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而不像《西游记》中都天天盼唐僧的妖魔。有礼,有粗,也有细,可谓多姿多彩,令人着迷。
礼
《水浒传》主角虽是一堆草寇,但许多人物还是彬彬有礼的。武松他哥武大郎被设计毒死,武松早已看破一切,要杀了仇人。第一位是潘金莲,在众人面前武松“取出心肝五脏,供养在陵前,胳查一刀,便割下那妇人头来,血流满地”。武松的勇猛刚强、光明磊落也在血腥气中显现出来,难怪武松前面称自己“小人粗鲁”。但这震惊众人的杀人事件刚结束,他却“洗了手,唱个喏,说道:‘有劳高邻,甚是休怪。且请众位楼上少坐,待武二便来。’”一向勇壮的武松,也有这样礼貌的一面(虽说他人面前犯法不太雅),于前面的“粗鲁”鲜明对比,更加令读者认为武松报仇顺应天理了。
神行太保戴宗是牢狱的节级,与许多同僚都有个不良的爱好——收犯人的“常例钱”。宋江不给,戴宗便使尽全身招数骂了宋江一顿,可见当时的一些官僚恶习。但宋江一提到吴学究,戴宗“慌忙丢下手中讯棍”“慌了手脚,拖住宋江问道:‘足下高姓?你正是谁?哪里待这话来?’”粗鲁的李逵见了宋江,“拍手叫道:‘我那爷!你何不早说些个,也教铁牛欢喜!’”宋江的大名能教粗人马上“礼”下来,他的品行可见一斑。
粗
《水浒传》中,粗鲁的任务多了去了。不管是梁山好汉,还是昏庸官吏,时不时粗鲁一下,也让这本书更有古代色彩和梁山风味。开头春风得意的高俅,做到了一名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之上。高俅跟王进家有仇,因王进没来大骂:“那厮抗拒官府,搪塞下官。此人即系推病再家,快与我拿来!”后来高俅愈发怒了,把王进贬成了“贼配军”,还称其父督军教头“街市上使花棒卖药的”。这个职业又是什么?可看到,李忠也曾使枪棒卖药,最后成了桃花山的寨主,可见这职业很低微。高俅能把王进一家骂成这般,更凸显了高俅的恶毒。
母夜叉孙二娘的骂法十分个性化。武松被两个公人押到十字坡酒店。当孙二娘见三人昏倒时,便笑道:“由你奸似鬼,吃了老娘的洗脚水”。骂两个没力气的帮手“直要老娘亲自动手”。不仅如此,每次骂人前还带一些侮辱性的字词,这般孙二娘,真为母夜叉。
细
虽说书中的人物大多习武,文采一般不高,但有时却思考地很精细。武松十分关爱自己“矮穷矬”的哥哥武大郎,赴东京前还特意叮嘱哥哥“迟出早归,不要和人吃酒”“有人欺负你,不要和他争执”。武松对自己的哥哥了解得很,怕他被人欺负,还想出了这些点子,令兄弟情又深一层。武大郎被害后,他又问许多话。几时死,如何死,死了几日,埋于何处,谁买棺材,谁抬武大郎出去,一应俱全,突出了武松的痛心与疑惑,也为下文大郎被害证据的寻找作铺垫。武松到了十字坡酒店时,便从孙二娘喝酒还附赠客房休息的诱惑中看出了孙二娘的伎俩,便先要“好酒”,还要“热酒”,更“虚把舌头来咂道:‘好酒!还是这酒冲得人动!’”表面上给了孙二娘放蒙汗药的机会,但实际上是勾引孙二娘的邪心,以此来出其不意,制服孙二娘。此计妙哉!
正是语言中这些特色,勾勒出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有好汉的威武义气,有各人的粗鲁直率,也有多人的精细聪明。虽说《水浒传》在四大名著中地位算低,但这些令人眼前一亮的语言描写却令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