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姐姐和我筑成了爱的港湾,温馨的小家。
我们家是做小生意的,早起晚归的生活使爸爸妈妈根本没有时间照顾我。在我刚满一岁的时候,爸爸就把我送到乡下姥姥家生活,直到六岁读一年级,爸爸才把我接回荆门的家,我才和他们真正生活在一起。
记忆中每次放学看到的都是他们忙碌的背影,然而不管是中午还是晚上放学回家都能吃上热气腾腾可口的饭菜,心里总是充满幸福和感恩。我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我的姐姐比我大六岁,今年读高中一年级。她长着一头乌黑的长发,一双清澈明亮的眼睛,鼻梁上架着副眼睛,显得更加文质彬彬。左邻右舍都很喜欢姐姐,她不但学习好,而且从小就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照顾生意。后来,我回归这个家庭后,姐姐又担起了照顾我生活和辅导我写作业的责任。我和姐姐有着深厚感情。我还记得,姐姐高中刚开学,需要住校,看着姐姐拿着行李箱离开的那一时刻,我藏在妈妈怀里哭个不停。这是我读书以来和姐姐分离时间最长的一次了,心里好舍不得姐姐呀!
关于我,用妈妈的话来说,我是一个十足的假小子。用“能动坚决不去安静”来形容我最合适不过了。为此,他们为我操碎了心。不是怕我受伤,就是怕我走丢。每当我犯错误时,慈爱的妈妈总是耐心地给我讲道理,以理服人,严厉的爸爸也从不溺爱我。“尊老爱幼,礼貌待人,做事认真,遵守纪律。”这是严父一直以来对我的要求。
爸爸妈妈为了我们,十几年如一日的辛苦地劳作。我们全家过着平凡的生活,可细水长流的爱让这个小家充满温馨和快乐。光阴流转,在这个幸福的港湾里,我和姐姐在慢慢长大。总有一天,我们这两艘小船会载着父母扬帆远航,开启属于自己的人生旅程。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用来形容小学门前那条街再合适不过了。
在这条我每天上学放学的必经路上,站立着一棵棵青葱老树。树干上道道伤痕,诉说着它们经历过的风霜。老树粗壮的枝条,是鸟儿欢乐的家园。浓密的树荫,带给行路的学子难得的凉爽。
父亲总牵着我的手,走在这条凉爽的街上,穿过头顶老树交织的浓荫。记得六年级最后一天,父亲牵着我的手,去作别小学的那段美好时光。一棵老树下,他深情地对我说:儿啊,真不容易!这一条林荫道,这一棵棵青葱的老树,整整陪伴你六年。无论走多远,都不能忘记这不可磨灭的六年时光啊!
如今,我明白了他当时所说的深意。只是当时我似懂非懂。初中后,我改走另一条路上学。路途远了,没什么赏心悦目的。每天上学放学,路上少不了熙熙攘攘的行人和车辆。路旁也有树木,却是零星地散布在街道两旁,连不成片,聚不拢荫。偶尔,看着路边的一棵树,我不禁想起小学六年里曾相伴一路的那一棵棵老树,想起父亲与我手牵手走过的风风雨雨。
可惜随着儿子日渐长大,父亲陪我上学的次数越来越少。那一棵棵老树仍在我心中,朝夕相伴的父爱却渐行渐远。日益增大的学习压力,一次次点燃我和父亲之间矛盾的导火索。父子相仿的急躁脾气,像两个一点就着的火药桶。一次次纷争后,是父子剑拔弩张的两败俱伤,一次次隔阂和伤害筑起了父子间一道无形的高墙。如何重现往日浓荫下携手同行的欢愉呢?
不久前一个周末,我被选送去原来小学附近参加一场学科竞赛。下了公交车后,我来到一个十字路口。路口右拐便是记忆中那条熟悉的林荫道。我侧身看了看紧跟身旁又面无表情的父亲,心中一丝莫名的烦躁:都这么大的人了,不用再像小学那样手牵手一起了吧,多难为情啊!?
“让我一个人走吧,不用送了。”我几乎是挣扎着从他身旁逃开,加速向前冲去,跑啊跑啊,一直跑到前方的十字路口,我停下来。右手边正是那让我魂牵梦萦的林荫道。送走又一批学子,林荫道上的树荫还是浓密,青葱依然。耳畔是清脆的鸟鸣,还有匆匆而过的孩子们的欢笑。看到这些学弟学妹们,我仿佛看见了幼小的自己。
不知咋的,我突然停下脚步,回望父亲,只见他背影略显佝偻,没了曾经的挺拔。他站在送行人群的最前面,默默地凝望着我。阳光下,从他厚重镜片后射出的目光里,我读到的不只是坚定,更多的是许久以来被我忽略的温柔和深情。那一刻,我深深地懂得,他一瞬也不眨的凝望,不正如林荫道旁老树的守望?老树守护过的一批批学子终将离去,父亲凝望过的儿子不也正在一步步走远吗?
考前铃又一次响起,不能再停留了,我不舍地转过头,眼中的雾气已液化成水,心里漫上一阵酸楚……原来,父爱从未走远,只是这两年,无知任性的我一次一次用冷漠将父爱拒之千里之外。那一天,那段相送,那个凝望,让我看清父亲对儿子自始至终坚定不移的父爱。
走出考场,我有一种完全解脱的释然,拉着父亲,一起手牵手,穿过那条熟悉的林荫道。
父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他和我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惺惺相惜地携手,不断地目送我的背影渐行渐远。仿佛路旁的老树,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子,依然默默地凝望,青葱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