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儿信步于花园,偶然瞥见,那株樱花,又开了。
总是在还不算过分忙碌的时候借口推脱,错过不少美景,自然也错过不少人,没有那么多的感慨,偶然想起的朦胧画面,好像从未发生过,也从未离开。
早晨少见的起早,只为再一睹樱花美景,这也是我呆在这里的最后一天。刚刚推开已经斑驳的大门,却发现已有人在了,她转身,恰好一阵清风吹过,樱花落了满地。
原来是你。
“樱花就这么长在树上多好看,为什么要落下呢?”当时只有六七岁的我,显然是不知道世间万物固有的自然规律的,你正好坐在树下看书,极为耐心地讲了一遍樱花落下的原因。我一边拾起满地散落的樱花,一边听着你说着我不懂得的道理,一会儿云里一会儿雾里。只要我去,你便在,给我讲故事,耐心地教我绑鞋带,教我如何变得懂事可人。
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年相差近两头的身高如今已经齐平,你也较几年前出落的更加婉约。我们促膝长谈,谈曾经,谈现在,谈未来,也谈樱花。上回程的车时,还是你去送我最后的一段路。
人生总是会在不同的情景中,找出深埋在心底的记忆,樱花树如她,一直都在。
而散落的就当是件美好的意外,偶然想起,尚有余温就好,一如满地的樱花,一如我。
身影渐行渐远,而我揣着回忆一路向前。
某个时刻,你若从沉睡中顿醒,你的人生,你的世界,一定会因此而不同。
我曾沉沦于轻松易读的小说,深陷在一个个奇幻愉快的故事,无法自拔。有时,我也意识到不对不好,但我的手,总会不受控制地伸向那些封面炫目华丽的小说。
明天吧,明天就看完这本了,明天之后就不看了;可明天总是不停的存在。妈妈苦口婆心地劝我多读些名著传记,我不以为然。
这种日子不知持续了多久,直到有一天一个偶然,我读到了柏拉图的一句话:
“人们总是在沉睡,只有哲人挣扎着醒来。”
沉睡!多么好的一个词,它概括了我此前的状况。在那个时刻,我仿佛看见柏拉图携着一把尖刀,顺着梦境的裂缝,狠狠地洞穿了我的灵魂,让我无地自容。
带着穿心锥骨般的钝痛,我开始慢慢重拾那些名著、传记。
在《诗经》“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中,我望见了那位貌比潘安的女子令人迷醉的神采;在《论语》“贫而乐,富而好礼”中我找到了自己当有的人生定位。在苏轼悼亡妻的《江城子》中,我能体味那“十年生死两茫茫”哭得不能自已的深痛;吟纳兰性德“一宵冷雨葬名花”,我能和他一同惋惜,一样惆怅。在柏拉图的《理想国》里,我认识了伟大哲人心中那真善美相统一的政体,那可以达到公平正义的乌托邦;在杨绛的人生里,我见到了橘红般温暖的敦厚善良;在健康心理学家凯利·麦格尼格尔《自控力》中,我明白一个人的自控力是何等重要。……
阅读经典,阅读名人传记,能助你如哲人般清醒,能助你挣扎着醒来。一些书,可能晦涩难懂,但饱含人性与睿智。阅读名人人生,寻找自己的人生目标与方向;饱览名篇巨著,了解先贤深切的关注与思考……“假如没有今天,明天会不会有昨天?”这远比沉睡中的梦境更加意义重大。持续地阅读与创作、辨证与思考,会使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充盈着鸟语花香,会让你收获由内而外的美,会让你的人生奔向更辽阔的远方。
青春时光,不能用来沉睡挥霍,这一切,都要由你自己、由你的内心主导。坚定信念,强迫自己丢弃那些幻梦,我不能成为一个装睡的人,任谁也无法叫醒。
在某时某刻,在一个巧合机缘,很高兴我能挣扎着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