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阳台,看见爷爷正笑眯眯地坐在椅子上在赏月。天空,新月高挂,朦胧的月光透过树枝,斑斑驳驳地洒在地上,美丽极了。椅子旁还放着一个小茶几,茶几上放着一个盘里,盘子上放着一些水果。
“以前一向都是爷爷为我做了许多事,我要学会感恩。这次,我来帮爷爷捶背吧。”这样想着,我便走上前去,站在椅子前对爷爷说:“爷爷,我帮您捶捶背吧!”
爷爷开心地说:“好啊!我孙女真懂事啊!”
我卷起袖子,抡起小拳头,轻轻地,一下一下地捶起来。心里暗暗想着,不能捶重了,爷爷年纪大了,可吃不消;但是也不能捶轻了,这样还不等于挠痒痒嘛,一丁点感恩的心也没有。
我边捶边问爷爷:“爷爷,这样捶行吗?嫌重还是嫌轻?”
爷爷一副满足的样子,说道:“正好,正好!俺孙女的手劲可不小啊,捶得还真带劲,舒服,真舒服啊!真懂事!”
晚上睡觉前,我感到手酸酸的,但是,我的心却是甜甜的。
“千万经典,孝义为先”,古人说的真好啊!我们也要像古人说的那样,要有一颗懂得感恩的心,孝顺长辈。
我喜欢诗歌,喜欢琅琅上口的诗歌。
第一次遇见诗歌,是在五年级的那堂语文课,因由《再别康桥》。我开始不懂它,了解有关经历背景之后才明白,那时徐志摩辗转到印度见泰戈尔,在离别时写下这首诗。是康桥,教会他写诗;在康桥,他与梦中的女神携手同游;也是在康桥,他与发妻张幼仪了断尘缘,自此,只为爱生存。那个美若莲花的女子梦幻般地途经了他的时光,却又匆匆离去,如在徐志摩心中划过一道伤痕,只能独自留在康桥,用旖旎而又哀怨的风景慢慢疗伤。《再别康桥》是在离别,是在与那一段没有结果的爱恨离愁离别,是在与心中魂牵梦萦的人道别。
林徽因心中有属于她的四月天。她的一生看似清醒明澈,波澜不惊,可又有谁,知其内心的山水。她,令徐志摩怀想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一生,更让金岳霖默默记挂了一生。她只愿永远活在那人间四月,美好且宁静,不轻易为任何人泛起波澜。
我喜欢诗歌,喜欢那些意境美好的文字。
《距离》中“假如我有五千魔指,我将世界缩成一个地球仪,我寻你,如寻巴黎和伦敦,在一回转动中,就能寻着你。”可爱吗?我认为不,我的梦想最绮丽,而我的现实最寂寞。有时候,距离不是简单理解上的时空远近,而是与人相处中莫名存在的一重隔阂。汪曾祺我虽不了解,但我总认为他像个“老顽童”:“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它们很温暖,我注视它们很多日子了。”说是“老顽童”,心中却如明镜似的:“人生如梦,我投入的却是真情。”最令我欣赏的是《善哉十行》中:“你心里有绿色,出门便是草。”第一次读,就被触动了。心中想着绿色,一开门便是绿意,惊喜且美好。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杨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