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正是秋收的季节,妈妈带我去姨姥姥家掰玉米。
到了姨姥姥家,我立刻全副武装,准备投入“战斗”。在姨姥姥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玉米地。哇!放眼一看,一眼望不到边的金黄已经在等着我们了!一株株玉米整齐地排列着,好像卫兵守护着田野。看样子,有的玉米棒子好像遇到了什么大喜事,一个个都笑破了肚皮,露出了黄澄澄的玉米粒。
姨姥姥已经60多岁了,掰玉米的动作可利索着呢。只见她左手抓住玉米杆子,右手抓住玉米棒子,使劲往下一压,啪的一声,一个胖乎乎的玉米娃娃就被“请”了下来。她迅速将玉米娃娃扔进背后的篓子里,同时左手又抓住另一个玉米杆,随着啪啪的响声,玉米棒子就像跳舞一样,“嘣嘣”地跳进篓子里。而那些卸了“包袱”的玉米杆子则在姨姥姥身后轻松地摇摆。
我看的手心发痒,迫不及待地学着姨姥姥的样子掰起来。谁知,随着一声轻轻的闷响,玉米棒子是耷拉下来了,可赖在玉米杆子上不肯下来。我不服气,加大劲拧,还是没有用。姨姥姥见了,笑得眼泪都流了出来。她招呼我走近身边,告诉我掰玉米的窍门:一要紧——左手要紧紧抓住杆子和玉米棒的连接处;二要快——右手用力要突然,动作要迅速,这样才能将玉米掰下来。如果动作慢,玉米棒和杆子的连接处就会软,这样,再用力拧也无济于事。哦!我恍然大悟,原来掰玉米也有这么多的讲究啊!
我按照姨姥姥教的“秘诀”,左手紧抓杆子,右手突然向下用力,只听啪的一声脆响。哈,我掰下了玉米棒子!田野上到处盘旋着啪——啪啪——啪啪啪的响声,那是我们在玉米地里的合奏乐曲!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果真如此!劳动是辛苦的,收获却是甜蜜的。我不由得想:学习不也这样吗?
每个人的课余生活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的喜欢画画,有的喜欢唱歌,有的喜欢舞蹈……而我的爱好却是读书。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类知识渊博的老师,它默默地把知识传递给我们,使我们受益无穷。因此,我喜欢读书,书让我遨游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让我见到了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漂亮善良的白雪公主,大公无私的包拯……我跟书中的人物一起生活,一起浪漫。
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经常给我读一些童话故事的连环画,虽然那时我不怎么识字,但故事中的图画就像一块磁铁,吸引着我的好奇心,我看着丰富的图画仿佛走进了另一个世界,那一页又一页的书就像一部动画片一样在我眼里慢慢地播放,让我觉得十分精彩。我常与主人公一起喜,一起悲。
书就像一包好药,所谓“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说的就是读一本好书,才能使人受益无穷。在我印象中最喜欢的就是:《三国演义》《福尔摩斯》《安徒生童话》和《世界未解之谜》了。读了这些书籍让我懂得许多道理,《三国演义》让我知道了一千多年前的战争故事,要做一个不背信弃义、不为了那蝇头小利而放弃自己的国家、战友和朋友的人。虽然我读得囫囵吞枣,但是里面最让我敬佩的人还是有的,那就是诸葛亮,他神机妙算、足智多谋,他的聪明才智实在是让人震撼。所以说知识就是力量啊!《福尔摩斯》里的福尔摩斯是英国的一名名侦探,他不断地刻苦学习,一直研究侦探方面的科学和经验,他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为什么我的生活会变得有趣?为什么我感觉到生命是如此精彩?因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是知识的宝藏,为我增添各式各样的知识,让我懂得举一反三,一本好的书能让我爱不释手,一本让我爱不释手的书就能让我满腹经纶,所以“书是人类的长生果”这句话我非常赞同。书就像一个贴心老师指导着我:取得成绩,要谦虚;遇到难题,要思考;做事不要轻易放弃;要善于听别人的正确建议,不要自作聪明;学会尊老爱幼、富有爱心、乐于助人……许许多多的知识,使我知识渊博。
废寝忘食地读书可能会让身体不适,劳逸结合才是最好的读书方式。让我们多读书,成为博览群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