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我像往常一样,坐在书桌前,拿起那沉重的笔,又开始了一天的学习之旅。
忽然,窗外的一片树叶飞到了我的书桌上。
我不由自主地站起身,丢下那沉重的笔,望了望窗外。
我家附近有一个小公园,里面种满了银杏树和紫荆花。秋天,树叶纷纷飘落。我无意中发现那几棵银杏树,他们已经高大威武,饱经沧桑,已经发黄的叶子挂满了枝头。“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这话一点也不假。一阵秋风吹过,调皮的银杏叶迫不及待地从树上奔下来,在风中扑打着,飞舞着。
我把刚刚吹进来的银杏叶捧在手上。远看,那一片银杏叶仿佛是一把做工精细的小扇,金色中透着淡淡的绿。近看,银杏叶上那纵横交错的茎脉和那美丽的色彩又是多么的神秘。
我又拿起闻了闻,还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呢!这种香味闻起来沁人心脾,好像黑夜中的一盏明灯,干涸的土地上的一场雨,一个孤独的夜晚的好朋友。
透过窗户看,银杏叶就像一个个穿着黄色衣服的战士,它们那么挺拔,那么威武,那么高大,好像在保卫着这片土地。
银杏叶很朴素,默默无闻,毫不张扬,它们只是银杏树母亲漫长生命的一个过客,转眼即消散。
银杏叶,带着凄美和萧瑟,无人去理会,无人去在意,它们只是永不疲倦的在无数次轮回周而复始,始而复周,完成它们的宿命。无数次落下,在时间的长河中慢慢被覆盖,慢慢被消灭、遗忘。而我,许久的遗忘,许久的惆怅,却只能化作一声叹息。
一阵凉爽的秋风吹过,一两片银杏叶,带着岁月的沉淀,悄然落下,划出一道优美的痕迹。或许,那是秋天最美的痕迹。
小雨淅淅沥沥的下着,落在坑坑洼洼的路面上,润湿了门前的小木桥,也润湿我的心——爷爷,你在天国还好吗?
小时候,爸妈忙于工作,把我丢在乡下老家。那时我才三岁,爷爷你怕我上学跟不上步伐,便向邻居借来故事书,一个字一个字的教我读。你的视力不太好,戴上老花眼,看起字来依然吃力。但无论是小雨绵绵还是骄阳似火,无论是秋天收割还是冬日大雪,你一有时间就教我读。虽然后来上学,你的乡村普通话让我受到小伙伴的嘲笑,但当时坐在你身边,听你读书的情景,仍是我记忆中最美的画面。抖音上爷爷教孙子孙女读书的小视频,别人笑出了眼泪,我却哭了,我知道那把“敲”读成“kao”的发音里,有着多少认真和期盼。
那时的我,特别喜欢爬上爬下,每当你忙完了一天的家务活和农活,就会带我去门口那座小木桥上去走一走,蹦一蹦。那座小桥弯弯悬在小溪上,伴着潺潺流淌的溪水,我和你蹦出了一首首欢快的曲子。雨季的小桥,青苔斑驳,桥面油滑,我常与它来个亲密接触,弄脏了花裙子。奶奶看见就会责骂我,或要揪我不听话的耳朵,你总是在一旁护着我说:“小孩子嘛,贪玩是本性,裙子弄脏了可以洗,主要是玩得开心啊。”
农闲时,你常拉着我的手带我在村子里闲逛,看着这些用青砖红瓦盖起的房子,再看看这些热闹而又热情的人家。“呀,这是你孙女啊,都这么大了,真乖巧。”相熟的邻人夸赞我。你眉开眼笑:“是啊,我孙女可聪明了,她还会背诗哩!”这时我就会用你教我的普通话背诗,逗得他们哈哈大笑。看着这欢乐的场景。我在心里说:我不要上学了,我要留下!
但是,这只是一个念头而已。很快,爸妈接我回城里上学了。临别,我对站在门口的你挥手,并保证说,我会常常回来看你的。你微笑地点了点头,眼中虽然有不舍,但更多的是期待,期待我一定会好好学习。但我食言了,学业的繁忙,从一星期一次到一个月一次再到几个月一次,我回家看你的次数越来越少。而现在我再也看不到你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清明节,回到家乡,村庄依旧热闹,小桥依旧弯弯,溪水依旧流淌……但,再也不见你慈祥的笑容了。
爷爷,我多想再跟你一起,追赶我们一起追赶过的蝴蝶,闻我们闻过的花香;走我们走过的小桥……
爷爷,你在天国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