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书的故事是从六岁时开始的……
依稀记得,那是春节的前一阵子,大人们都忙于拜年,并且乐此不疲。那次,我随父母来表叔家拜年。到了表叔家,简单的拜年仪式过后,大人们便都开始拉家常。我闲着无事,表姐叫我去她房间玩,我随着表姐来到她的房间,哇!一面大书架便映入我的眼帘。征得表姐的同意后,我便从上面抽走了一本《海底两万里》,开始品读。
不知为何?当书在手中时,心中竟溢出了一种极亲切的熟悉感。不一会儿,我便被这吸铁石给牢牢地吸住了。这书仿佛是我多年的老朋友一般。此时,我竟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我如痴如醉地读着。可我想这么一本厚厚的书,这么一小会儿,我咋看的完呢?于是,我从翻过的书页中跃过,用跳跃式的方式囫囵吞枣。很快,大人们拉完了家常,我也只能被迫放下那本书,心中却是满满的不舍。哎!时间为何不停止一会儿呢。
从那以后,我便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喜欢“啃书”,喜欢与那带有淡淡墨香的文字打交道,更愿意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我发现,有书伴随的时光是快乐的,常常,我能捧着书,从上午看到下午,却仍然乐此不疲。
我记的书上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的,是书籍,让我懂得了,何为爱?何为感恩?何为孝?是的,是书让我明白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也是书籍让我拓宽了那窄窄的知识面、拓宽了眼界。让我俨然成了一个“小大人”。是的,是书陶冶了我的情操,让我懂得用心去感受生活,用爱去回报别人,用情去看周围的世界。
啊!书,愿你我相伴一生!
在人生的旅程中,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别人的帮助,但在接受别人帮助的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去帮助别人。
一天放学,街边闪闪发亮的灯光,霓虹闪烁,灯火辉煌。这个城市的我如同往日一般走在回家的路上。这个城市的人也是如同往日一般行色匆匆、步履匆匆。这个城市的车更是如同往日一般川流不息、络绎不绝。
在这繁华的城市里,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吸引了我的目光,一位穿着单薄的衣服,蜷缩在墙边的老人家在冷风中瑟瑟发抖。看了这番景象,我的心像是被揪了一下,心疼在这个冷风刺骨的冬天,却还在街边游荡的老人家。
我大着胆子前去与老人家交谈了一番,了解到老人无儿无女,又无工作,只得再此靠着乞讨来勉强度日。听过后,我从书包里拿出了二十块钱递给老人家,说:“这二十块钱虽然不多,但应该够您一顿的饭钱了,您收下吧。”,老人家连忙把钱塞回了我的手中,说:“孩子,你是学生,我就是再没用也不能拿你们的钱啊!”几番劝导,老人家却还是不肯收下。
我跑到附近的小商店里,买了一些面包和热牛奶,放到了老人家的怀里,说:“这是我在学校没吃完的,也吃不下了,留着也是浪费,就给您吧,您放心没多少钱。”老人家无奈的说:“你这孩子,怎么不听劝呢,唉想不到我一大把年纪了竟还说不过一个孩子,我收下便是了。”听完老人家的话,我开心的笑了,时间已不早了,老人家让我赶紧回去别让家里人担心,我与老人家告别后回家了。
回到家后,母亲板着脸过来问我问什么回来这么晚,我从母亲的语气中听出了母亲的焦急、担心,向母亲说明了前因后果,母亲听后转怒为喜,略带责备的说:“做好事可以,但要提前和家里打个招呼,注意好时间。”我认同的点了点头,“知道了。”
只要我们每个人积极的去帮助别人,把帮助别人当做一种习惯,把帮助别人当做我们的责任,那么社会将会变得更加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