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就像一个任劳任怨的园丁,老师就像一根蜡烛,老师就像……
我的老师——他是一个快要退休了的老老师,但心态乐观,总是把自己打扮得像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平时穿着一件T恤衫配一条马裤,但是这几天却身着一套笔挺的西装,脚踏一双擦得油光发亮的皮鞋,滔滔不绝地给我们讲课。
我们老师的口头禅是:今天你们的作业不做完就别想从这个教室里出去。如果你听到这句熟悉的话语就惨了,结果怎么样就不用形容了。
我经常惹我的老师生气,稍微有什么事情没做好,他就对我大声地责骂。
每每想起我的老师,都会想起令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一天下午,我放学了,在公交车那里等车,但摸遍所有的口袋都没有钱。我不知道怎么办,所以只好硬着头皮找别人借,但转了一圈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一无所获!
就在急得团团转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我努力地揉了揉眼睛,原来是我的老师。老师一改往日的严厉,温和地询问我为什么还没有回去?我如实地向老师说了我的情况,老师毫不犹豫地借给我一元钱。
都说雪中送炭远胜于锦上添花,我也终于感受到了。你有这样的老师吗?他也会这样对你吗?我想是该好好学习的时候了!
世上唯庸人无咎无誉。
敬汝才
入京应试时,你意气风发,豪情万丈:“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觅封侯!”此后,你受业曾国藩门下,从此平步青云,扶摇直上,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官至中堂,一个汉人,能在满朝满人之中能有如此造诣,也仅你一人了。
惜汝识
晚清的闭塞,并未阻碍你思想的进步,在一次次失败后,你深刻地意识到了外国坚船利炮的威力,在洋务运动时期,你派出中国第一批留学生赴美学习现代科技知识,是一个有远大见识的人。你还是晚清杰出的外交家,你权谋多变,以夷制夷。你有民族荣辱感,在参加沙皇加冕仪式时,中国的黄龙旗徐徐升起,会场内却响起了窃窃私语,原来是中国没有国歌,于是你,一个七旬老人,走上前去,用你苍老、遒劲的声音,唱起了家乡小调《茉莉花》。事后《纽约时报》这样评论道:一个来自东方的老者,用他那富含感情的声调,向整个西方世界展示了古老的东方文明中,迟缓却又有力的冲击力!
悲汝遇
遗憾的是,你从前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开始,便刹不住车,甚至被指名要求谈判。于是,人们只看见了一项项条约的签订,却没有看见你在谈判桌上的无奈,没有看见你尽力减少损失的挣扎。大跃进时期,你被刨坟,穿着黄马褂的尸体原本被保存完好,结果被群众拉在拖拉机后游街,直至尸骨无存!你的确是犯过错,可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你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曾经杀降,由于指挥错误导致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在临终前,你仍仰天长叹:“海外尘氛犹未已,诸君莫作等闲看。”这怕是你对大清所能做的最后一点贡献了吧!
在风云突变的十九世纪后半叶,你只身一人架着大清这艘摇摇欲坠的巨船,我懂你心中的雄图,我懂你胸中的韬略,我懂你骨子里的倔强,就如同梁启超所言:“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