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意融融的报告厅中,温馨的活动似乎还在继续;绿意盎然的校园里,整齐的脚步声似乎还未走远……在这美好的冬季,我们有幸迎来了来自名古屋的日本友人,也因此有了这次特别的会面。
说起名古屋,那里的海,至今仍常在我眼前浮现,尤其是那里的日出与那一浪浪水花拍打礁石的声音,更是令我难以忘怀。所以当听说到访者来自曾经去过的名古屋,便总是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与期待!
坐在台下,看着远道而来的“名古屋”同学,突然有种“故友相逢”之感。而这样一次特别的会面,双方更像竞赛似的卯足了劲儿。瞧!我校的韵律操表演集现代舞与中国传统美德于一身,向来宾简洁明了地表达出中国儿童的文明素养;国粹京剧选段更是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将我们正热烈进行的“非遗”活动介绍给了所有人;还有动人的排笛演奏、倾情的歌曲演唱等等,无不表现出中日两国日益深厚的友谊。
在这次活动中,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人,必须懂得感恩!无论是何种表演形式,亦或是任何一个精彩节目,一附学子的真情演绎就是对日本友人慷慨捐赠的真诚感谢。尽管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像台上的同学那样将感激之情化作节目赠予友人,但我想,只要能记住这一天,记住这个时刻,记住这些友善的面孔,心存感激,不辜负在一附校园的每一天,便是对捐赠者最好的回报!
孔子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愿我们每一个一附学子都珍藏这份感恩,将中日友谊继续绵延下去,就如同那寺庙的香火,永不熄灭!
手机响了,这是一串清脆的响声。
也许,这是我的钢琴老师——王老师打来取消课程的电话。
弹琴,一直是我家的一大历史性难题,每日我都千方百计地找借口来逃避弹琴。“妈,今晚我要写课外班作业。”“妈,今晚我要学初中数学。”“妈,今晚作业很多。”总之,只要不弹琴,就万事大吉。久而久之,弹琴时间就只剩下一点点了。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技术问题,功夫不到家,而且每次都是周六临时抱佛脚——狂练,搞得全家不得安宁。
而王老师是一位严厉的老师,其耳如雷达一般敏锐,连你在几串快速的六连音中,折了几次指他都能迅速地辨别出来;其眼似X光机一般犀利,在他那上课,感觉整个人都被看透了,任何虚伪的掩盖在他面前都是徒劳而又无功的。所以我希望接到这个电话,当然王老师十分认真,也不会轻易停课。
也许,这是我爷爷打来的电话,告诉我们丰收的喜悦,并问我们要不要一些新鲜的鱼。
爷爷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爱好是打鱼,每次都会从海里打到许多鱼。有数不胜数的小杂鱼;有体格粗壮的鲈鱼;甚至还有小螃蟹。我常常幻想爷爷撒网的动作,那必定是十分潇洒。每次打到大鱼,爷爷都会将其洗净,通过大巴送给我们。我们吃得很开心,爷爷心里也开心,所以我很想接到这个电话。但最近天冷,爷爷没有下海,所以也不可能。
也许,这是小伙伴打来的电话,约我下楼去骑自行车,玩陀螺。
记得三四年级的暑假里,我几乎每天都要骑着自行车来到网球场,开启一天一次的陀螺大赛。只见伙伴们一个个摩拳擦掌。忽然,两个同学将放陀螺投入了战斗盘。其中一个有如猛虎下山,另一个一个箭步撞向对手,火花四溅,双方都被撞到了边沿,旁观者的心都吊了起来,看谁胜谁败。一分钟过去了,比赛加入了第三方,我使劲一拉,陀螺如巨岩撞入盘中,一个陀螺不幸被击中,另一个也体力不支,无力地躺倒在盘中,比赛越来越激烈。在一次次的撞击中,我们收获了友谊。到了回家之时,大人们纷纷催促着,我们还恋恋不舍,不肯放下,当然每个人都很开心。我也好希望是他们打来的。可现在小伙伴们都步入了高年级,也没时间玩了。
手机挂断了,但我还希望它能再次响起,无论是谁打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