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话语慷慨激昂,划破天际,刀光剑影中的脸庞短鬓长髯,渗透出大业未竟的欣喜与怅然交织,何其壮哉!倒下去不过是一具尸首,但那饱蘸着知遇之恩,知恩图报的情怀流传千古。
豫让,区区一介武夫,怀赤诚之心,乃报恩者智伯,行刺越襄子而自刎。他的生命以恩装典,光辉后世。
世间的轰轰烈烈终究昙花一现,人在旅途,平凡的生活亦如此。爱尔兰诗人叶芝《本布尔本山下》诗曰:“生存或死亡,我将以加倍的热情投入其中,无怨无悔”。叶芝留下的是感恩生命,不惧不争,对生命充满感怀的财富。
诚然,感是恩之载,无感无以立恩;恩是感之端,无恩无以生感。人若常怀感恩之心,即便人生苦短,但又何妨?
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知我者,倍感欣慰;不知我者,亦无所求。孔夫子深察友情真挚,纵然不甚了解而仍保持谦和之态,我们从中又体味到多少孔圣人的风范与感触呢?
感恩,不仅仅限于人生的态度,更在于纷繁世界的感悟。近代科学家竺可桢《我的生涯》中谈及:“旁人皆劝我,这算什么,气象既不是秉笔洒千言,又不能扛枪奋勇杀敌,威风凛凛”。但是,身为做学问的人,竺可桢感恩社会对他的培养,身为哈佛大学研究院地学系博士,却毅然回到贫穷的祖国,甘于孤寂,创立了中国气象学。这就是他内心自然宁静,感恩回报社会的结晶与成就。
人不必过于陷在矛盾争端之中无法自拔,保持一颗敬畏感恩的心,不会汲汲于自己没有拥有的东西,哀声嗟叹;也不会遇到挫折就灰心丧气,沉沦不返。
“为什么我的眼里总是饱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艾青在战乱中,几经迁徙,生活窘迫,一贫如洗,但他始终饱含对祖国深切真挚的热爱,哪怕这片土地正经历着狂风暴雨般的浩劫,但他仍然深深地眷恋着这里,不肯离去。他用感恩之笔,写下了《我爱这土地》,从而让他在诗坛占有一席之地。而今,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年青一代,也应如艾青般的“我对这块土地爱得深沉”,使自己的生命有方向,更加美好。
尼采说:“感恩即是灵魂上的健康。”多一份感恩,得到内心的自然宁静;多一份感恩,得到人生的方向;多一份感恩,得到生命的绽放。心怀感恩,于自己,于社会,都是一种获得与成全!
今天下午第一节课,我们班在操场上玩了“赶小猪”游戏,所有人都玩得非常开心。
我先和大家说一下游戏的规则:“赶小猪”可不是真的拿棍子赶一只活蹦乱跳的小猪,而是用一个篮球代替小猪,拿一根长长的接力棒推着“小猪”走,推“小猪”的杆子不能离开它,还要推着它走出规定的路线,比如:直线、折返路线、S形路线。如果没有按照规定路线走,那就被判为犯规,最后,哪个组先到终点,哪个组就胜出。
老师把规则给我们详细地说了一遍,又把我们四个大组分成八个小组。四组在跑道南边,四组在跑道北边,中间用四排杆子分成四条赛道。我知道怎么玩了,就跃跃欲试,使劲往前挤,好想早一点体验一下游戏的乐趣。
第一轮“直线接力赛”开始了,我们组的耿嘉雪不紧不慢地推着“小猪”往前跑着,站在对面的刘长宽看她这么慢,大声向她喊:“耿嘉雪,再跑快一点啊!”经他这么一喊,耿嘉雪推着“小猪”加快了脚步,把棒交接到了刘长宽手中。他像一阵风似的,用棒顶着“小猪”的屁股跑了出去。那只“小猪”倒也很听话,再看看别的组的“小猪”,不是和主人耍脾气不按正常路线走,就是想和其它“小猪”来个亲密接触。大约过了一、两分钟,棒子传到我手里了,由于我太激动,也没想球会不会飞出去,就用杆子的前端使劲顶了一下球,“小猪”好像脱了缰绳的野马一下子冲了出去,我拼了命才追上了这头“疯猪”,马上装出推着球往前跑的样子,才没被老师发现。
第二轮比赛是走S形路线,我们又由八个小组恢复成了四个大组。我们组宋正非还没开始就摆出蓄势待发的样子。果然,比赛一开始,他就领先于其他三个组,可是到了转弯处,宋正非没有减速,一下子摔了个嘴啃泥,逗得同学们和老师捧腹大笑。那只“小猪”也受了惊吓,往旁边跑去。但这点小意外也没影响我们组的名次。球到了王蓬荔脚下,她像扫地似的,一只手拿着杆子拨着“小猪”慢吞吞地往前走。我们全组人都很急。我对她喊:“王蓬荔,你倒是快点啊!之前宋正非创造的优势全没了!”她才勉强快了一点。我觉得好像过了一个世纪,她才把杆子交到下一个人手里。过了一会儿,又该我上场了,我小心地推着“小猪”过弯,但一点不失原来的速度。调头时,由于我速度过快,身体突然向右倾斜,吓得我赶紧刹住车,然后用杆子压着“猪头”绕弯,到了最后一个弯道,我又加快了速度,依靠惯性身体往前倒,杆子和球都飞了出去,好在张煜昊接住了,把“小猪”重新赶回跑道上。这时,第四组的同学已经到了终点。
这个游戏不但让我收获了快乐,还使我懂得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只要齐心协力,不论什么困难都能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