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是家里最胆小的一个,天一黑,就不敢在往窗外看了。所以经常被弟弟笑话。我心想:一个七岁的弟弟都不怕,我一个十岁的人怎么能胆小呢?
有一天,爸爸妈妈晚上出去了,很晚都未回。我十点写完了作业,刚上床睡觉的时候,一个凳子就动了一下,就连忙用被子把自己整个身体包在了被子里。爸爸一开灯,说:“怕什么?又不是鬼来了,只不过是刚刚我把凳子移动一下来开灯。”听完这话,我才释如重负。
从那以后,爸爸经常带着我一起看鬼片,当每次那恐怖的镜头出现时,我就吓得哭了起来,爸爸连忙抱住我说:“孩子,不怕,那些都是假的,我只想练练你的胆量。”几部鬼片看完,我感觉自己胆子确实大了一些。对爸爸说:“爸爸,我也明白您的用意,现在我的胆子也大了一些,您尽管练练我的新壮起来的胆量吧!”爸爸听完,计上心头。
有一次,表叔的大儿子才刚刚满五岁就不小心掉到了水里面。她挣扎着想从水里出来。我恰好从那里经过,看见了后我就想:咦,这不是表叔的大儿子吗?怎么掉进水里去啊,他又不会游泳?我开始有点惧怕自己会被淹死,可是看见。又想起了爸爸的那句话,我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的跑了下去,噗通一声下去了救他。救上来以后,叔叔他们在地上对我磕头,还把钱塞给了我一把钱,这是爸爸走过来说:“孩子你终于长了一点胆子,爸爸为你高兴。”我听完这句话,感到的十分自豪。
在我的人生道路里,我已经消灭了我最大的恶魔——胆小!我要感谢在路上扶我起来的人——爸爸!
我深吸一口气,竭尽全力冲山喊到:
“啊”……“山的那边有人吗?”……
没人回应我,只听见我的声音在撞到那边的山后,返给我一个嘹亮的回声:“有人吗?”……这个“吗”字拖得特别长,似乎像在戏弄我。但听到了自己的回声,我也就满足了。
我似乎从小就对回声有着浓厚的兴趣。儿时还没上小学,陪妈妈上街买菜,回来时经过一段山路。在那离崖最近的岩石上,我总会向对面的山上扯着嗓子喊一声,等那回声归来。每次经过那,我都会因那回声而兴奋,并会更加热切地回应一声,仿佛在山的那边,也有一个像我一样的孩子,正扯着嗓子向我喊话,并急切地等待着我的回应,童稚,无邪。于是,回声从小便在我心中扎根了。
时间飞逝,我便在时间的急流中成长,冲走了几分稚气,沉淀了几分老实。不过还好,我对回声的兴趣没有被冲尽。上了初三,学了物理,我对回声就有了科学的认识,我也就更理解它了。老师说过,冲十七米以外的地方喊话,才可以听到回声,十七米,这距离应该挺远的吧。人们常说,距离产生美,不仅景是这样,声音也是这样,嘹亮的回声,要比一个人的耳语听起来舒服吧。虽然我知道回声是我自己发出的,但是,我仍然坚信着,山的那边,一定有一个像我一样的孩子,在于我隔着山聊天。
我似乎真的把回声当作另一个孩子发出的了,并且我们之间有了些友谊,好像交了朋友,更像是兄弟,我甚至与他交流起来了。考试前的紧张是不可避免,而我又没有好的减压方法,心里有些难受。那天早上,走到崖边,见周边无人,就心一横,壮着胆子喊:“我能行!”喊出来后,心里就舒服了,令我欣喜地是,对面的山反复地对我喊到:“能行……能行!”我把我的心情,倾诉给对面的他,而他也以真诚的心回应我,回声在我心中,激起了不小的波澜。
来自自然的呼唤,是最真挚的,而回声在我的心田上,荡漾着,它常在这儿,常在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