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的晚霞一点一点地消失在了重重叠叠的山峰上,夜晚拉下了深蓝色的帘幕,夏夜就这样悄悄地来了,它如同浓墨在晕染,慢慢吞没了天空。
我静静地走在鹅卵石小路上,抬头看着乌黑的天空。不一会儿,星星们开始从天空中探出小脑袋,一颗,两颗,三颗,天空变得热闹起来。它们像小朋友的眼睛,不停地眨呀眨,充满天真与童趣,它们像耀眼的钻石,泛着点点银光,镶嵌在天空——这段美丽的丝绸上。我望着这满天的繁星,不禁满心的欣喜。我向天空的边角望云,便看到一轮明月,它闪着清丽的光辉,在天边独芳自赏,它犹如金色的小船,从星河中驶过,我想:如果我能坐在这支小船里,观赏着绚丽的星海,该多好啊!
我边想边走,看到了一排柳树,因为有路灯的照耀,所以天色不算太黑,没有到伸手不见五指的地步,可以隐约看见柳树的颜色,只见它从白天的翠绿,变成了夜晚的深绿。柳树们安静地站在路旁,像是在沉睡,一阵微风吹来,柳枝在我的面前乱舞,我不禁吓了一跳,在白天依依我情的柳树,到了夜晚怎么会像巫女一样可怕。我立刻离开了这个地方。
我绕过那一排柳树,来到湖边。湖水十分清澈,倒映着灿烂的星河,从天上亮到了湖底。一阵阵风慢慢卷来,湖面泛起层层涟漪,像一面未打磨的镜子,十分美丽。
天边泛起了鱼肚白,星星与月亮也只能看到隐约的轮廓。当朝阳跳出地平线的时候,仿佛星座什么也没有发生过。虽然这一夜美景已经消失,但它却永远留在了我的心中。
几经辗转,我们母子俩终于坐上了去往滴水湖的地铁。
上海真是个热闹的地方,不管大街小巷上全是人头,地铁里更是人挤人,连迈开脚都显得很困难。我和老妈只能倚在扶手上得以暂时的休息。
到了一个站点,车门缓缓打开了,乘客一个个有序地下了车。车上的位子很快就空了不少。这时,从下车的人流中挤上来一对父子——父亲不高但很结实,儿子虽瘦却是很高,大概与我仿佛年纪吧。这对父子抢先坐在了靠门边上位子上——父亲让儿子坐在“爱心专座”上,而父亲坐在了儿子旁边,一副和蔼可亲的面容。
上车的乘客都陆陆续续地上来,跟在最后边的是一对老夫妻和两个孩子,老妇人携着较大的小女孩,老先生则推着婴儿车,里头坐了一个不到一周岁的婴儿。老妇人和较大的孩子先上车了,老先生也推着车缓缓地跟了上来。门刚关上,老先生向四周望望,发现“爱心专座”上除了坐有那对父子的位置外,其它的位置都坐着有需要的乘客。老人缓缓上前,有礼貌地问:“先生,请问您能给我让个座吗?”“唔。”男人应了一声,却不为所动。过了一站,下车的人流挤得老人站也站不稳了。终于有个空位,老人推着车子上去,却被一位大妈坐去了,老人只好又折了回来,向那男子提出请求。男子显得不耐烦了,放下手机,抬起头:“您就不能到别处去吗?!”“可是别处坐着的人都有需要的呀!”老人也有些生气了。于是男的碰碰儿子,儿子只好不情愿地起身,倚在一边。老人终于坐下了。
然而那男的却仍不让老人坐得安稳,开始“同情”起自己的儿子:“儿子呀,站得累吗?来,爸让你玩会手机吧……口渴吗?……不渴呀,那行……”坐在不远处的老妇人再也看不下去了,直言打断了父亲对儿子的“关心”:“先生,不就让个座嘛,有什么好计较的呀?”那男的一下子发起脾气来,竟说老人让自己的孩子受委屈了,不给孩子留个位子坐!于是一场难免的“口角战争”触发了……
不知过了多久,一旁的乘客再也看不下去了:“您能不能别说了?这是公共场合!”终于,男子不再争执了,也许是感到不好意思了吧!周围投来一道道鄙视的目光,像是对他良心的拷问……
父子俩下车后,周围人都安慰老先生,还有些坐在“爱心专座”上的老年人向老先生表示歉意。老人一一感谢,连连说“没关系,没关系”。我的心中顿时涌起一阵暖流……
人间不免有“奇葩”!以上的父子俩就是“经典例子”。在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上传承的“尊老爱幼”的礼仪大流中,竟选择了“反其道而行之”,大大损害了中国“礼仪之邦”的形象。在他人急需帮助时,不但不伸出援手,反倒冷眼相待,既不尊老,也不爱幼……
良心,是一个人品德素养的基本。若像以上这对父子一样,他们还有良心吗?我敢肯定,即使有,那良心也变黑了,那品德素养也是败坏的!
请问这对父子,你们的良心何在?你们的良心去哪了?你们的良心真被“狗”吃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