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叫郑静怡,我是一个活泼善良的小女孩,我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有一个小小的鼻子,还有一头像瀑布一样的秀发。
我有很多爱好,但我最喜欢的是跳舞,我一但跳起舞来就无法自拔。每当我跳舞时,我都会听着古典音乐,一边跳舞一边摆出一个个优美的动作,好看极了。我喜欢跳舞,因为它给我带来了无限的快乐。
除了跳舞,我最喜欢把好东西和大家一起分享,但我也有一个缺点,我容易丢三落四,比如:上学了,我却不知道书包放在哪里;上课了,我翻遍书包也找不到铅笔;回家了,模遍所有口袋也无法找到开门的钥匙;在家写作业,又发现课本落在教室里了……总是,我有些糊涂。但我有信心改正我的这些缺点。
这个小女孩就是我,喜欢跳舞,乐于分享的“小糊涂虫”。
起笔、收势、描摹、绘画;有你的日子里我展露笑颜。从尚稚时,到现年,从一株葡萄,到一位美人,我一路走来,身旁有你;八载光阴皆汇于心,现于情,乃怡然自乐也。
六岁那年,在刚握得稳笔的年纪,与你结识,你的名字是“国画”。老师在前头一笔一笔画,我在后头一遍一遍摹,纸上的紫色糊了一片又一片,小人儿的脸上却漾开了笑意。那一天,我带回了自己的第一幅国画作品,食之髓味,却犹不满足。
十岁以后,我便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作画了。站上四、五个小时是家常便饭的事,可沉浸在画中的我,却并不觉得疲惫。转笔、挑笔,行笔流畅,中无阻断,那天画的是一位窈窕淑女,立于月下,放下的是手中未洗的衣,抬起的,是一双忧郁而美丽的眼。她那双眼,我留到最后才敢描,轻抖的手指,却稳托长长的笔杆,一顿,一点,月下那位女子,眼中便有了色彩,凄楚动人至哉……,她注视月,却不知纸前有一人注视着她。那人额前似有细汗,水杯中的热气放尽而不曾喝一口,发干的嘴唇却带着笑——亦痴人也。
随着学业任务的繁重,画样的难度增大,我的周末,终于在十三岁时被挤占完全。父母也曾劝说,叫我放弃国画,它是技能,随时可学,我也试着放弃它,可当我真正离开了它,才知道,我已无法缺失它。国画于我,已非技能,它是一种爱好,是一种享受,是一种乐趣。独自用笔,感受浸润的毛笔,在纸上摩擦,留下或深或浅,或浓或淡的色彩;像握一位友人的手,我握紧毛笔,像同你交谈,我绘出一幅幅大千世界。
国画于我,竟是一片乐土。我不惜数小时花费在你的身上,只因为我要挤出时间,献给我的乐土。画山水心壮阔,绘荷则心幽静,描花鸟则如临春日……原来什么也无法将你替代,只有与你相处时,我会展露无比的笑颜。与你独处,多快乐,墨线与色彩的碰撞,是我一生也想探求的迷题。
纸上之世界,美仑美奂,八载光阴所为的,只有一物,名为国画。八载光阴所感的,只有一情:我怡然自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