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一片黑暗,什么也看不到。也不是啊,天亮的那一瞬肯定美得无与伦比。”偶然的一句话莫名地戳中了我的心绪。这句话于常人而言肯定如此,但于盲人而言呢?
一天,我心血来潮,欲探求体验一番盲人的世界。于是,我随意找了一块黑布蒙在眼睛上,黑暗带给我的惊奇感瞬间激发了我所有的兴致,我便摸索着朝餐厅走去。
我试探性地朝前迈了几步,一切都很顺利。我心里暗暗地想:黑暗有什么可怕呢?其实都一样!于是,我抬头挺胸走起了“正步”,心中感慨,这是我住了多年的“核心基地”,就算看不见也能轻车熟路地找到方向。脚下的步子猛然迈得格外大,我恨不得变成“风驰电掣”的猎豹。“砰”地一声,我的脚一阵剧痛,一种酥麻的感觉涌上心头。我不由地蹲下身子,摸着我受伤的脚,暗暗埋怨:幸亏撞的是脚,如果是脑袋,怕要不省人事了。这一撞,我的自信竟然土崩瓦解。
调整好心情,有始有终的我还是决定要完成这次小体验。我慢慢地站起来,左右摸索:已经到门边了,只要穿过一段小走廊,我就可以到达目的地——客厅了。想着胜利的曙光即将划破黑暗的束缚,心中喜悦的情绪冉冉升起。我朝着左边一转,正欲出发,可是那一转身力度过大,我的半边身子直接撞上了墙壁。这一撞,我整个人猛地一征,似乎谁故意在我的脑海里倒了一桶浆糊,冒出的“金星”足以令我成为“亿万富翁”。我揉了揉肩膀,心中一阵叹息。
既然开始了,那我只能“勇往直前”了。处在黑暗中的我心中充满了恐惧:怎么这么一小段路竟然会如此艰难呢?我试着往前挪了一小步,一阵疑惑涌上心头:我明明在走廊上,脚底应该是瓷砖的“哒哒”声,为什么却是木地板的“轰轰”声呢?我感到明显不对劲,于是左右一摸索,原来是前面一撞,整个人冲到了主卧里。我真恨不得仰天长啸,释放内心的无名火呢!没办法,我只能克制住烦躁的情绪,回忆着家里的布局,一步拆成十步地走出房间,自然右转,脚下的步子明显快了不少!一阵熟悉的感觉涌上心头,我扯下蒙着眼睛的黑布,眼前就是偌大的客厅。
看着客厅里熟悉的摆设,如同久别重逢的老友,回想着刚刚短暂的模仿,些许兴奋后,我陷入了沉思!
电影《走路上学》主要讲述的是在云南省交通不便的大山深处,人们出行十分困难,只能通过溜索道跨过波涛汹涌的怒江,学生也只能通过溜索道才能上学。小学生娜香在放学途中不幸坠江身亡。在政府的支持下,当地终于修了一座桥,孩子们也可以走路上学了。
整部影片充满着浓浓的爱和满满的正能量,这些可以在每一个角色的身上得到充分的体现。
娜香妈妈,一位勤劳贤惠的普通农村妇女。因丈夫外出打工,她要照顾病卧在床的娜香奶奶,要照顾一双年幼的儿女,要耕田种地、洗衣做饭,身体上的劳累从没有压倒过这位农村妇女,但在精神上,她承担着巨大的压力。三年前,她差一点从索道上坠入怒江,从此惧怕溜索道。出于对孩子安全角度的考虑,她也不允许娜香的弟弟瓦娃溜索道。
娜香奶奶,一位病卧在床的老人。在最需要营养滋补的时候,却将有限的鸡蛋分享给孙子瓦娃。
娜香爸爸,一个没有多少言语的农村男人。为了支撑这个家庭的支出,他只能背井离乡进城务工。
聂老师,深圳到山区支教三个月的都市女青年。她没有城里人的娇气,也没有浓妆艳抹,但却由内及外的散发出一种美丽。她关心学校的每一个孩子,自己拿钱为他们买鞋。她关心已达上学年龄却不能上学的瓦娃,专程溜索道到瓦娃家为其上课。
娜香,一个勇敢、懂事的小学女孩。每天独自一人溜索上学,帮妈妈过江买东西,放学回家做完作业就帮妈妈做家务、照顾弟弟和奶奶。因为弟弟喜欢聂老师送给她的新鞋子,她宁愿自己光着脚也要将鞋子送给弟弟。在溜索回家的路上,她为了抓住从包里掉出来的新鞋子而不慎坠江身亡。
瓦娃,一个聪明、机灵、热爱学习的小男孩。尚未入学的他便能够帮助妈妈做家务、照顾奶奶。他每天都会去江边接姐姐放学,向姐姐了解学校里学习的知识和发生的事情。为了学习,他偷偷溜索过江在教室外听老师讲课。当然,这极不安全的行为得到的就是妈妈的一顿揍。瓦娃很懂事,奶奶留给他的鸡蛋他不吃,而是留给放学回家的姐姐。瓦娃的心中充满着理想,他渴望上学,渴望能有一座桥连通怒江两岸从而走路上学,为此他把心中的桥画在了墙上。瓦娃爱着家里的每一个人,姐姐离世以后他便消沉而不再开口说话,可当他看见江里漂浮着姐姐留下的鞋子时,却疯狂的奔跑、大声的呼喊。
村支书,在电影中只出现过几次的人物。他代表的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党和政府一直关注着贫困地区,一直关心着留守儿童,并努力为贫困地区的人们解决上学难、出行难的问题。
这部影片的很多镜头和细节,都让观众感动得流泪。看完这部影片,我有四句话要分享给我的孩子。
第一句话:安全是第一位的。首先要有安全的思想意识。独自出行、放学乘车、嬉戏打闹,都要注意安全。其次是要注重细节。娜香每天熟练地在怒江上溜索往来,但就是一个细节处理不当导致坠江身亡。看来,细节不光决定成败,还可以决定生死。
第二句话:没有什么比亲情更重要。娜香的家庭被浓浓的亲情所包围,孝道、谦让、呵护、牵挂、思念等等。亲情可以让瓦娃阳光灿烂,也可以让他沉默不语,还可以让已经自闭的他开口说话。
第三句话:莫忘师恩。无论你是光脚的还是穿鞋的,无论你在教室里还是在教室外,无论你坐在教室的哪一个角落,老师对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样的爱——一种无边的大爱。这一点,在电影中的聂老师身上可以体现。你细细品味、慢慢领悟,在你的每一位老师身上都会发现。
第四句话:唯有奋进是最好的表达。我亲爱的孩子,与娜香和瓦娃相比,你的生活环境、上学条件比他们优越多少倍呀,他们是那么热爱学习、热爱家人,而你呢?当然,你也不必自责。因为,行动即是表达,奋进才是最好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