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壶酒,一支笔,便造就了那位如仙人般潇洒的诗人。
后世有人曾批判他是逃避现实的浪漫主义诗人,但又有谁真知那一首首诗下真实的心境?他曾胸怀大志走进长安,也曾不屑于谄媚权贵。而贬谪于荒野,他也没有因此失去信念,依旧选择直面于阴暗一隅。“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是何等珍贵的信念!
但事与愿违,无数先人或后人证实了,正直在官场并没有用处。可正因如此,才涌现出无数优秀的学者或思想家。也是因为官场上的不利与自身的怀才不遇,他挥笔留下那首千古绝唱—《将进酒》,令后世传诵。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即是我印象中那洒脱自在的李白。
但身在尘世,任谁也无法摆脱孤寂之情。于是,便有了那首《月下独酌》。
我想他是寂寞的吧,寂寞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但我想,他必定是豁达的,可以吟出“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的人,必能够从愁思中取乐,对未来依旧满怀斗志。
李白,他无愧于姓名中的“白”字,甚至更加精简。他永远都像是那意气风发的少年,对世间一切在历经沧桑后仍能平心以待,坚信红尘中的美好会永存不朽。他自称“谪仙人”,或许,他正是那从天界下凡而来的神仙,在留下痕迹后了无牵挂地离开。我想我们并不能洒脱如他,因为这世上的一切,都对我们有着吸引力。这也正是后世为何极少出现堪与李白比肩的人的原因吧。
总是在梦中看到那李白用笔创造的世界。有难于上青天的蜀道;有白玉盘般纯粹皎洁的明月;有鲜衣怒马、来去自如的侠客;还有那白衣欲仙、恣意挥墨的李白。我常会嗅到浓郁的酒香与恬淡的墨气,听闻两岸猿声索绕耳畔……那是属于李白的桃花源,也是我向往的境界。
传说中李白嗜酒如命,而每当酒后总会造就一部名篇。那么,就让那缕缕酒香在我想起他时能够一并出现吧,愿这位仙人永远与酒为伴,永远与诗为友。您是我最崇敬的人啊,我梦中的那位诗人。
一天我在家清理东西,突然发现一根拐杖,那是奶奶回故乡时留下的,脑海里不由的浮现出一幕幕往事。在我的记忆里,奶奶生活简朴,待人真诚,她一生都在用双手为家人的幸福劳作着。
爸爸经常出差在外,妈妈工作繁忙,都没法照顾我,奶奶是我成长记忆中给我温暖、力量的那束光。她每天早上总会早早起床,把早饭做好后,静静地、笑着看我吃完,一日三餐也是变着花样做给我吃,我学习上不会做的题目也请教她。我需要奶奶,有奶奶陪伴的时光,总是感觉快乐、幸福,不孤单。其实我知道70多岁的奶奶身体也不好,常常腰酸背痛,家务活干久了就直不起腰来,在家中她也干不动多少活,可到了我家,她总是咬咬牙,每天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
那天奶奶爬着楼梯准备收拾家里的棉被,突然一不小心从楼梯上摔了下来,伤到了腰椎。在外出差的爸爸立马赶回来,每天和妈妈在医院照顾奶奶。我每天都很想奶奶,很想知道她腰还疼不疼?恢复得怎么样了?回到家中望着空无一人的屋子里,明明灯都开着,在房子里来回看了好几遍,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去医院探望奶奶的时候,看着奶奶躺在病床上,满头银发,面上毫无气色,那是我第一次近距离地感觉到奶奶真的老了,真的需要我们去照顾她了。
在爸妈的精心照料下,奶奶身体逐渐恢复,她又回到了我们家,每天给我做早饭,打扫家里的卫生,一切好像没有什么不一样。有一天奶奶突然晕倒了,她这一病便是一个月,从那之后我便很少见着奶奶,听爸爸说奶奶出院后回家休养去了,其实奶奶早该回去了,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她总舍不得我,也总是担忧自己毫无用处,成为儿女的累赘。
我恍然大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其实奶奶总是说不累是骗我们的,时光流逝,岁月不饶人,曾经温暖着我的奶奶,平时总对我微笑的奶奶,总是把无限爱给我们的奶奶,渐渐变老,渐渐蹒跚笨拙,渐渐忘记往事。奶奶需要我,我要好好学习,多去陪陪她,也给她做可口的饭菜,陪她聊她最喜欢的广场舞。奶奶,我爱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