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母记》是意大利著名作家阿米契斯的名著《爱的教育》中篇幅最长,也是最让我感动的一篇文章。
文章主要讲述了在意大利一个贫困家庭中,母亲去阿根廷打工挣钱,已经两年没有和家里联系了,家里人都非常着急。于是家中十三岁的少年马尔科下定决心去遥远的阿根廷寻找自己母亲。他坐了十天十夜的船,历经千难万苦,终于在萨拉迪洛河畔附近的一所住宅里找到了母亲。母亲重病缠身,本来已经打算放弃治疗,可见了她的孩子,重新改变主意,重新接受治疗的感人故事。
文章最后,马尔科尔扑在母亲的怀里,紧紧拥抱在一起,马尔科找到了他的母亲,该有多高兴啊!想着他们团聚时候的样子,我自己的眼泪也流下来了。马尔科的努力和辛苦没有白费,我们也应该是这样的,没有什么是一帆风顺的,有许多事情是我们历经挫折与磨难才能够获得成功的喜悦。
马尔科有许多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为了和母亲见面,他做了一次别人想都不敢想的挑战。为了找到母亲,他长途跋涉,脚被磨得流出了鲜血,又冷又饿,但他还是没有放弃,忍受着巨大的痛苦,终于找到他的母亲,他对母亲的爱深深的感动了我。马尔科很勇敢,再加上一路上的坚持不懈,让我更加的敬佩他坚毅的信念!
读了寻母记,我又认识了一位英雄少年——马尔科。除了感动,他身上的那些优秀的品质也深深地影响着我。我想,马尔科这位朋友,以及他身上那些可贵的品质,将成为陪伴我一生的精神财富!
我的表妹小名楠楠。别看她才八岁,体重却将近90斤。瞧她:胖嘟嘟的脸蛋,挺挺的将军肚,让人看了很想捏一把。人称“饭桶”、“肥妞”,最喜欢吃汉堡、鸡腿、可乐等热量高的东西,反正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吃货。关于她的“吃货轶事”,那还真不少呢——
记得有一次,楠楠来我家做客。我投其所好,特意带她去肯德基吃中餐。她格外兴奋,因为姑姑(楠楠的妈妈)平常不让表妹吃这类油炸食品。去餐厅的路上,她蹦蹦跳跳,嘴巴像机关枪一样“啪啪啪”说个不停:“姐姐,肯德基远不远?还没到啊?要不待会儿我吃你的,你吃我的怎么样啊?我跟你讲哦,儿童套餐还会送玩具的呢……”
刚到餐厅门口,表妹就迫不及待地推开门跑进去,指向不远处:“姐姐,那里有空位子!”占到座位后,她猴急地抓起放在餐桌上的菜单,变魔术似的从外衣口袋里掏出一支削好的铅笔,又仔细地浏览着菜单,轻轻地圈划起来。我担心自己会破产,走上前看她圈。没想到她不仅圈得数量少,而且都很便宜。正当我心里的大石头放下时,没想到表妹对身旁的服务员打招呼说:“大姐姐,圈出来的我不要,其它各要两份哦!”没想到,这小屁孩的胃口这么大!
菜一样一样地端上来了。表妹的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双层炸鸡腿汉堡,慢慢地张开大嘴,用门牙把鸡腿上的肉撕下来,在嘴里慢慢地咀嚼品味着这“无上的美味”,眼睛慢慢地眯成一条逢,十分满足的样子。“嗯,好吃!”只听她还不时发出“啧啧”的声音。只一会儿功夫,她已经把那个“巨无霸”消灭了,摸摸肚子,似乎非常有成就感。然后,她只用手背随便地擦了一下嘴上的油,便迅速地开始了下一道工序。“又没人跟你抢,慢点儿!”我叫着。“咕咚”表妹又喝了一大口可乐。不一会儿,满满一桌的食物全被她一扫而空。丁一楠打了一个饱嗝,拉着我的手,撒娇说要去玩。我拗不过她,只得悉听尊便。
玩了一会儿,表妹冷不丁地冒出一句话:“姐姐,我们吃午饭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