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梭,岁月如流,转眼间我已是四年级的学生了。从二年级到四年级,我的语文科林老师一直陪伴我成长,她美若天仙,一头乌黑如绸的长发散落在肩上,戴上晶莹闪闪发光的发夹,显得更迷人了。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时刻提醒我们上课要注意听讲,微微上翘的嘴角总是带着温暖的笑容,感染我们每一位同学。但是,林老师的最美却是体现在对每一位同学及工作的认真负责。
记得那一次,已经忙了一天学校工作的林老师正出神入化,绘声绘色,津津有味的讲解课文,关键处时向我们扔来了一颗高智力考验大炸弹——课内思考题。能接住这个炸弹的同学寥寥无几,林老师提问了几个同学,听了他们的回答老师眉头紧锁,似乎不太满意,这时我大胆举手,声音响亮地把答案完整地说出来,老师顿时眉开眼笑,称赞道:“小个头,大智慧!”那句话犹如一股甘泉流到我的心坎,沁人心脾。
下课了,我们争先恐后冲出教室向操场出发,经过走廊,路过林老师的办公室,我悄悄地停下脚步透过半开的门,从缝隙里我看到一张熟悉的面孔正埋头在高高的作业堆里专心致志的批改着作业,连放在桌上的水都顾不上喝一口,在门口就能听到时而“唰唰”地打勾声,时而写字的“沙沙”声,忘我批改作业的林老师一会眉头紧闭,一会抿嘴微笑,简直就是一个生动的表情包。看着这一幕,我的双眼模糊了,思绪万千……
只有辛勤的园丁不辞辛苦地浇灌着花朵,花朵才能开得美丽,鲜艳。您就是园丁,我们就是花骨朵,您的话语就像雨露,滋润着我们,您的眼神就像灿烂的阳光温暖着我们,使我们茁壮成长。您不辞劳苦,辛勤培育我们,是世上唯一不是我们的亲人,却比妈妈还亲的人,千言万语我只想说:“老师,您辛苦了!”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可见文明是每个人必备的品质,而要成为一个文明的人就要从小做起,从点滴做起。
中华民族是文明礼仪之邦,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生活中文明无处不演绎着一个个温馨的画面。公园里,一双粗糙的手捡起地上的垃圾;草坪上,一双泥迹斑斑的鞋子绕过草坪;花展中,一只稚嫩的小手在一朵菊花前犹豫一下,又迅速缩回去;红灯前,一个行色匆匆的身影在停住脚步。这些生活中看似平凡的细节,往往最能体现出文明的高尚品质。所以,做一个文明的学生,不单要有好的文化修养,还要让文明的行为表现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就如一张双人课桌,同桌彼此相让,桌子就会变得很长,若两人相争,桌子就会变得很短;在走廊上,有一群同学走过来,你让他们先过,或许就能避免一场重大事故,当同学不小心踩到你时,你的宽容对待,会让同学之间更团结友爱;公交车上,你的每一次让座,都洋溢着一份爱心,体现出文明礼让。文明随处可见,只是往往被人们忽略。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话看似简单,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道理。地上一张纸片你弯腰随手捡起,只是举手之劳,却能美化环境,更能体现你高尚的文明品质。反之,你随手扔下一张纸片,看似一件小事,却会破坏环境,更会显露出你低劣的品质。所以生活中我们要注重文明的每一个细节。
今天,一声真诚亲切的问候,你说出口了吗?一张微不足道的纸片,你捡起来了吗?一个瘦弱嶙峋的残疾人,你尊重了吗?一张灿若夏花的笑脸,你回敬了吗?我想:要做到文明并不难,只要我们去关注它,文明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边。
文明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表现,是一股清澈见底的泉流,是一轮皎洁明亮的月,是一幅拥有无数色彩的画,是一条没有尽头的小路。让我们一起记住“不学礼,无以立”,让文明在我们身边,伴我们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