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拾馒头的父亲读后感800字

admin 读后感 2023-09-21 137

冬夜,有微微凉意。我在汤足饭饱后,走进温暖明亮的房间,开启每天的阅读之旅。当读到《拾馒头的父亲》这篇文章时,我的心里涌起了千头万绪。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作者考上了县城的中学后,父亲也跟着去了。父亲靠养猪卖钱来维持生活,然而随着猪仔长大,父亲却拿不出钱来买饲料。作者出主意让父亲到学校拾馒头剩饭回家喂猪。而父亲一身农民样的打扮,却成为了同学们取笑的对象。作者为此忧心忡忡,怕别人知道自己有个这样的父亲而取笑他。直到一次家长会上他把站在教室外面的父亲请进来。从此,他便卸下了沉重的心里包袱,再也没有一丝怕被别人嘲笑的忧虑了。

在这个世界上,也许难免会被人歧视,但我想就像文中的作者父亲所说的那样,别人的歧视都是暂时的,关键是要看得起自己,为自己争气。假如你连自己都看不起自己,对自己没信心,那你就会失去许多机会,甚至会失去品尝成功的滋味。

回想我以前学毛笔字的情形,我心里有着别样的滋味。暑假时,爸爸让我去学毛笔字。我心里可是一百个不愿意啊,假期大家都四处去旅游了,而我却得去练字。可是,父命难违。我只好带上笔墨纸砚去书法培训班。林老师教我怎样执笔,怎样练习,还给我写了个范字。等老师一教完,我就迫不及待地用毛笔蘸了一点墨汁开始写了。毛笔在我手中,突然变成了一个调皮的娃娃。我让笔锋向左,它偏偏扭来扭去,简单的“一”字被我写得弯弯曲曲,像一条扭动的蛇。再看看坐在我身边的蔡礼俊,他写的字不但工整还很漂亮。真是相形见拙啊。我把写得乱七八糟的字揉成一团,再也不敢动笔写字,生怕别人嘲笑我。同时心里开始打退堂鼓了,我再也不想学写毛笔字了。

这时,林老师走过来了,他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温和地对我说:“没关系,慢慢来,每个人刚学写字时都是写不好看的,只要你坚持练习下去,就可以像他一样把字写好看。”我听了,内心的自卑一扫而光,认认真真地练起字来。此后,不管天气多么炎热,我每天都坚持来练字。

今天再读莫言这篇文章,我感到很庆幸,幸好当初没有轻易放弃。正如莫言父亲所言:男子汉,只要努力,别人有的,咱们自己也会有。而我也更坚定了要把毛笔字写好的信心:我想只要多学多练,持之以恒,我一定也能写出一手漂亮的毛笔字。

每当美食之花在我味蕾上绽放的时候,我眼前总会浮现出那个忙碌的身影。

我是不折不扣的小吃货,对美食有着近乎痴迷的爱和挑剔。爸爸就是我的“五星级大厨”,无论我想吃什么,他都会只思索一会儿,便马上行动,成品不一会儿就能出来了,而且色香味俱全。

那年的冬天特别冷,阳光照在我身上没有任何温暖,我冻得直哆嗦。看我这幅模样,父亲摸摸我的头,慈祥地对我说:

“君宝,爸爸给你做碗馄饨,怎么样?”

“好的好的!”我兴奋地大喊,身上好像立马暖和起来。

“早就知道你会想吃,所以馅早准备好的。”爸爸微笑着说到。

语罢,便有一块馄饨皮出现在左手上,他右手持铁勺,勺了一大瓢馅放在上面。接着粘一点水在边缘,再双手并用,一卷一弯,飞快动着,很快,一个个外观精美,皮薄馅多的馄饨就好了。我沉醉在爸爸如火纯青的手法中,当冒腾出的热气把身上的寒意驱赶走时,爸爸的美食已经出锅了。

“孩子,可以吃了。”爸爸拍拍我的肩膀。

“嗯啊,这么快啊”我回过神来。

一碗香气扑鼻的馄饨馄饨,上浮着一些细碎的香葱与些许紫菜,还飘着一些虾皮,馄饨一上一下地浮动,“诱惑”着我的味蕾。我一口把它们吞在嘴里,美味遍布了全身,我吃得我直发“哼哼”声,但脑里闪过的全是爸爸为我包馄饨的场景,一遍又一遍。无论何时,只要我想吃的,爸爸总会亲手给我做!从馄饨中,我品尝出了一丝爱的味道。这是爸爸用爱在包裹,在每一个精细的步骤中,他知道买的馄饨皮没有手擀的地道,所以总是亲自擀面,他最懂我喜欢吃芹菜猪肉馅的馄饨,所以他总是去挑土芹菜,买上上好的土猪肉,不嫌繁琐,一个动作都不马虎。

爸爸做美食的过程,让我读懂了满满的关心和细心。

享受过程比享受结果更重要,成长过程有温馨的亲情陪伴是我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