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小朋友们的眼睛里……”听着欢快的音乐,我突然有了寻找春天的冲动!
于是,我和爸爸决定一起去寻找春天。我们俩来到一片小树林,不知不觉,天空下起了绵绵细雨。我和爸爸撑开了一把绿色的雨伞,雨珠顺着伞架滴滴答答地打在地上,小草仿佛听到了春雨的呼唤,它们挺直腰身,拼命地向上钻,像一把匕首插在土地上!啊!多么神奇的春雨,多么顽强的生命力!
雨停了,我们继续向前走,忽然我们被眼前的美景吸引,而驻足不前。那被春雨涤荡的草地越发翠绿,远远望去像一块无边无际的地毯,上面零星点缀着几朵小花像纤纤玉手的少女精心绣在上面一样。我不由得赞叹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此时,只见一群蜜蜂从眼前飞过,朝一簇花丛飞去,他们又开始辛勤地忙碌了。我不由得想起了唐代诗人罗隐的一句诗“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我吟诵着诗,真想自己化作一只蜜蜂,在花香四溢的花朵中翩翩起舞,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
这种景色真让人如痴如醉!哇!这春天简直太美了!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我借此火得度一生的茫茫黑夜。
——题记
怎能独自站在树下,看斑斑点点的地上昏黄,漫天的树叶密密地遮住一切,不知是晨朝还是黄昏。泪儿啪嗒嗒地烙在斑驳的石英板上,我总是会问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真的有意义吗?
曾几何时,小小的我在心里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藏在我的心底,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的成长。可是,如今的我却对这无形而又抽象的梦想产生了怀疑。每日匆忙的行动使得我无从遐想其他;每日的我在放学路上总是快速且机械地蹬着单车;每日深夜我总是拖着疲惫的身躯入睡。而我得到了什么?作为一名中学生,无际的复习和试题已然成为我的标配,我每日如一台机器似的早出晚归,批量生产那所谓的知识,苦闷的内心怨气无处释放,而作业还变本加厉地无情鞭挞这我蜷曲的手指。我无所适从,或许只有深夜里母亲的一杯牛奶能温暖我娇嫩的心灵了吧。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我也曾想过释怀,均以失败告终。苦楚无处寄托,夜幕已经降临,刺目的灯光将我低垂的影子拉的很长很长。模糊中,我好像见到了一匹骏马,它喝完了最后一滴积累在水洼中的水,继续扬鞭起航,皎洁的月光照在它汪汪的眸子上,静影沉璧,在它倔强的背影中,我似乎看到了希望,属于一位凯旋的胜利者的荣光。望着它清瘦的马蹄渐行渐远,我心生所慨:马儿或许就是这样的动物吧,从不会回头,只会向着自己的目标飞驰。
听罢马丁·路德·金的《Ihaveadream》,使我重新燃起了体内炽热的鲜血,几百年来根深蒂固的黑人政策尚且可以得到改观,我又为什么会有迷茫和彷徨呢?改变的应该只是我不古的人心吧。又回想起曾经的我是那么的纯真,每日仿佛置身世外桃源,独饮一杯香茗,独赏满目的落英,伴着妙趣的美景高歌一曲。梦想的种子在此处发芽生长,生机勃勃。回忆起以前的点滴,找到了旧时那种奋力而轻松的感觉,着实无比释然。
以梦为马,我定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