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什么凝聚了故乡浓浓的乡情作文800字

admin 初一作文 2023-09-21 134

“臊子面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传统美食”,百度里的页面如是说。看到这,我不以为然地翻了个白眼,关上电脑。

不知为何,提起臊子面,人们的第一反应总是说:“啊,那是陕西著名的传统美食。”其实不然。真正正宗的臊子面,只有在我的故乡——宝鸡才能吃到。

臊子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周朝。相传,在周朝国都周原旁有一条大河,叫做渭河,在今宝鸡岐山县。就在这渭河边,住着一条十恶不赦的巨龙,作恶多端,百姓们苦不堪言。

有一天,忍无可忍的周武王带着最精良的士兵和战马,屠杀了恶龙。因为有传闻说吃了龙肉就可以长生不老,于是周武王决定让全国的百姓都吃上龙肉,长生不老。可是,龙肉虽多,但人也多,就是每人一口也不够分啊。

一个聪明的大臣就提出了解决方案:把龙肉切成小丁,和蔬菜一起煮成汤下面条,每人吃一碗,就算吃不到肉,也能喝到汤啊。但是,又没有那么大的锅,于是人们规定,吃到肉的不喝汤,把汤倒回锅里继续煮,留给后面的人。

后来的臊子面,就是由龙肉面改变的,只不过把龙肉换成了陕西的特色臊子肉,不喝汤,把汤倒回锅里的习惯也一直保留了下来。

请不要小看臊子面,虽然它只是一碗面,但是它可没有那么简单。正宗臊子面的标准是九个字:面要“薄筋光”,汤要“煎稀汪”,味要“酸辣香”。要想做到这九点,没有吃过正宗的臊子面,不了解宝鸡的文化,是不可能的。

臊子面的配菜有五色。白的是豆腐,绿的是蒜苗,黄的是鸡蛋,红的是萝卜,黑的是木耳,再就是臊子肉和面条。为什么是五色而不是六色七色呢?这也是有讲究的。中国古代文化里,五脏六腑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养生就要养它们,五色配菜刚好对应五个器官,缺一不可。

因为岐山臊子面的名气,漂泊在外的老陕们常常能找到陕西风味的餐厅,可是却找不到熟悉的味道,哪怕厨师是正宗的宝鸡人。这是为什么呢?难道还是不正宗么?到底哪里不一样呢?是水不一样?还是面粉不一样?思考良久,我得出答案——是地方。

我们陕西人是恋家的。贾平凹是陕西人,他的《心迹》就讲述了陕西的风土人情。路遥也是老陕之一,他曾说过:我的眼中充满泪水,因为我深爱这片土地。由此可见,陕西人的恋家情结是非常浓烈的。

臊子面正不正宗,仅限于味道,如果是在故乡,和家人一起,味道不一样又有什么关系呢?同样的道理,就算吃到正宗的臊子面,但是人不在故乡,味道一样也不能带来心里的温暖。

桌上的臊子面香气扑鼻,浓浓的热气里,我仿佛看到了我魂牵梦绕的故乡。

“让震撼心灵的华彩美文,滋养我们的精神生命,在岁月的长河里,如宝石般熠熠生辉,陪伴我们一路远行。”翻开《鲁滨逊漂流记》的扉页,几行醒目的字垂入我的眼帘,看到这么高的评价,我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膨胀起来,鼓舞着我读完这本书。

书中主人公鲁滨逊年轻时喜欢冒险,经常航海,但命运却不遂人愿。在一次航海中,主人公遇到了风暴,大船沉落海底,除了鲁滨逊外船上所有成员都淹死了。而他仅仅靠着一块木板在凶险的大海上漂流到了一座荒岛上,这情景可谓是刚出狼窝又入虎口,但他抱怨归抱怨,没多久就建立起自己的“城堡”。

他还在一些空船上找到了枪和火药,用来射飞禽和野兽,不久后又有了自己的羊场。在每日之余,他还不忘写写日记,陶冶情操。在一次巧合下,鲁滨逊种出了谷物并学会了烤面包、做奶油。

在不懈的努力下,心灵手巧的鲁滨逊做出了常人无法做到的东西,如:用来做烧饭的架子、用来装谷物的罐子、用来储存淡水的桶……当然,人体是不能缺少维生素的,他又找到了大自然给予的白柠檬和葡萄。在最后几年里,鲁滨逊又得到了仆人星期五,最后解救了舰长并回到家乡安度晚年。

读完这本书后,我陷入沉思,假如我是鲁滨逊,我会在航海失事漂流至荒岛时沉着冷静,不向命运低头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我没有他也与命运抗争的勇气。

假如我是鲁滨逊我会在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岛上坚持不懈地做生活用品并寻找食物和住所吗?答案也是否定的,因为我没有他那份毅力和见识。

假如我是鲁滨逊,我会去解救被困的舰长吗?答案还是否定的,因为我空有救人的想法,却没有主人公在战斗中的智慧。

其实我们真的要好好向鲁滨逊学习,反思自己存在的不足,书中的生存之道、生活之道、为人之道,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