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欢似水,纯净无暇;清欢似鱼,自由自在;清欢似歌,优雅动听。让我们一同品味人生的清欢,清欢一刻,共享欢乐。
陶渊明是清欢的,面对官场的明争暗斗,他选择了辞官归隐、躬耕田园,而不是与他们同流合污。他有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的节操。诗意田园,放牧心灵,掬山一吼,品野菜盈香,这是一种幽静纯美的清欢,虽苦但甜。
古人亦是如此,生活中的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
人生是清欢的,面对那压力山大的学习,我们放松心态、乐观向上。面对那嘈杂的环境,我们沉心静气、认真思考。因为我坚信:致心一处,无事不办。然而,静是最重要的。没有静,我们就感受不到世界的美丽;没有静,我们的智慧就无法产生;没有静,我们的心神就无法安宁。只有细心去体会静,享受静,那才是清欢——以闹取静。
清欢于心,是难得的平静和淡然;清欢于情,是浓淡的生死相随;清欢于人,是难得的舒适和凉爽;清欢与季节,是清晨的浓雾和午夜里的月光;清欢于记忆,是故事里饱含;清欢于生命之光,是清静淡雅的交响乐;清欢于你,是和你一起许下的诺言。清欢一刻,携一缕清欢入心,享受那绚丽多彩的时光。
清欢是那一抹阳光,也是那一丝风轻云淡,还是那一抹随性和自由,更是那心灵的淡然和生命的依偎。只要豁然开朗,便能享受到清欢。清欢一刻,享受那多姿缤纷的生命。
清欢一刻,携一缕清欢入心,在心中扎根、发芽。
在美丽的动物王国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小动物。这些动物每天都在绿茵茵的大森林里玩耍、嬉戏,过得十分快乐。可是,好景不长,一场激烈的争吵打破了大森林的“宁静”。
一天,小鸭、小猴和小白兔刚巧在湖边碰面了,小猴神气十足地看了看它俩,便得意洋洋地说:“我的本领最大,我可以爬到很高很高……的大树上。”说完,小鸭就发话了:“才不是呢!我的本领最大,我可以在湖面上游泳。”小白兔目中无人地对它们说:“你们算什么东西?我的本领才是最大的呢!我可以从这儿跳到外太空去呢!”它们谁也不让着谁,直到日落,它们才约定好明天的下午,在湖边请大象法官来判断谁的本领最大。
第二天下午,小鸭它们带着大象法官来到湖边,看看到底谁的本领最大。大象法官挥动着手拍了拍桌子,严肃地说:“一共有三场比赛,只要你们其中一人赢了两场比赛,就算它的本领最大。”它们都想:那肯定是我了,除了我还有谁呢?
“第二场比赛是爬树……”还没有等大象法官说完,小猴就“呼哧呼哧”地爬上了树,树下的小白兔和小鸭已被小猴的一举一动,惊得目瞪口呆,简直无话可说。
“第三场比赛是游泳。”大象法官仪态端庄地说。小鸭听了,立即“扑通”一声纵身跳到湖里,扭动着滚圆的身子,在水面上划出了一道美丽的弧线。小白兔和小猴也学着小鸭的样子,“扑通”一声跳到湖面。它们这才意识到自己不会游泳,于是,它们脸色苍白地在湖里拼命挣扎,还发出“救命啊!救命!”的呼救声。幸亏,大象法官及时救了它们。
最后,大象法官宣布:“第一场比赛小白兔胜;第二场比赛小猴胜;第三场比赛小鸭胜。”这时,它们才明白,原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领和长处。于是,它们都惭愧地低下了头。
从那以后,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景色似乎比以前更好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