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你温暖了我的心作文800字

admin 初二作文 2023-09-21 114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

苏轼啊,你从出生就异于常人,五岁时在父亲的教导下读书,你就表现出过人的天赋;“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少年的你就有如此的壮志雄心,透过你门前的一幅对联,你那满腔的豪情温暖着我,激励着我,引领着我。“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阔别十年,从此阴阳不相见,“千年孤坟,无处话凄凉”诉尽你对爱妻王弗的思念,原来那个曾写下“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的东坡也会有如此的深情,你的豪放与柔情温暖了我的心。

你一生仕途坎坷,面对悲愤与不公,屈原是一死了之,陶渊明是一走了之,李白是一醉了之,白居易是一哭了之,而你——苏轼,是一笑了之。你先后被贬黄州、密州、直至海南儋州,你唱出”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e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曲调;你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潇洒;你的“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的闲适;你的“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恬淡……无一不让我慨叹你超然的人生态度,你的超然温暖着我的心。

科考中举,金榜题名,你也有着治国平天下的远大抱负,面对弊政,你直言不讳,最终惹怒了朝廷当权者,一向放荡形骸的你成了政治的牺牲品。“一蓑烟雨任平生,“乌台诗案爆发后,你背负得太多太多,有不解,有鄙疑,甚至还有唾弃。“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凄凉的黄州前,你面向赤壁,思索着自己所失去的一切。然而在你的豁达之前,这一切又变得云雾飘渺了。你看着“大江东去,浪淘尽”,论“千古风流人物”,品花开花落、赏云卷云舒,饱经风霜的你已不在乎那些虚无之物了,因为你已领悟“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苏轼啊,我不会为你而悲哀,你的豁达温暖着我的心。

我喜欢那个真实的你,纵使你的词没有易安那般婉约柔美,没有太白那般瑰伟绚烂,没有陶潜那般清新自然,我也仍无怨无悔地追随着你,因为你那与众不同的率真天性和活跃生命已深深烙印在我们无数文学爱好者的心灵深处。在中国历史的茫茫进程中,有你——竖起的丰碑,上面就镌刻着你所追寻的——随缘放旷。

苏轼啊,与你相逢,你温暖了我的心!

一生如书,从呱呱坠地起,再到迟暮之年。

幼时,听书,童话故事或唐诗宋词。最简单的“鹅鹅鹅,曲项向天歌”或“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都在幼时背得滚瓜烂熟,乐此不疲。少年,读书,朗朗书声,不求甚解。青年,品书,仿若身临其境,读作者笔下的哀怨情愁。

还记得,儿时父亲为我读书,读那《迪士尼故事大全》,每每读到灰姑娘在衣裙被撕毁时,不禁和她一同悲伤担忧;每每读到皇宫中十二点的钟声敲响时,多少会因时光飞逝的失落;每每读到峰回路转,佣人们靠一只水晶鞋找到灰姑娘时,心中欣喜。儿时的思想很单纯,只有失落、担忧、开心。有时会担忧而急的鼻尖微酸,早就深陷故事情节,只希望天使伸出援助之手。随着故事的发展,情感随故事的发展而跌宕起伏。或许是因为故事的美好情节前总有一段艰难的历程,我也变得多愁善感,也常为了一点小事伤感好久。

小学,我起初是极不爱看书的,或许在当时的我看来,书太枯燥,根本无法沉下心来读几本,但在老师、家长的逼迫下背诵了唐诗宋词,其中李杜名篇倒是不少。于是,我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好奇心的作祟下买了《唐朝那些事儿》,我常读的,是“叁”“肆”两卷。唐玄宗李隆基统治下的“开元盛世”,再到安禄山、史思明的“安史之乱”,李白和杜甫终究只是盛世和乱世中的两个匆匆过客。年龄的差距,天马行空和现实的差别阻挡不了两个时代的文人代表相交结为知己。不禁感叹贵妃研墨,力士捧靴时的李白何等的豪情万丈,却因无法实现政治抱负只得流连山水之间忘却烦恼。不禁惋惜杜工部在壮年之时就有了老年之思,愿以身报效国家的他却在投奔肃宗李亨的路上被叛军所捕,困居于长安,或许他看尽长安花,只等漫卷诗书喜欲狂。

读着读着,就感觉自己略有李白笑看天下的豪迈和杜甫看破红尘的悲凉。或许这就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想起在时空另一端的纳兰容若,那时,他正值年少,八岁的他,遇到了生命中的第一位红颜知己——青梅。她给了他鼓励,让她的东郎表哥有了力量,在那场众目睽睽的比赛中,射中红心。她会在他流汗时,递上自己的手绢,会在他写字读诗时,陪在一边,研磨裁字,会为他接下雪水,亲手泡一壶香茗。她初次的女红,送给了她的东郎表哥,三天三夜,一针一线绣下那朵荷塘里的并蒂莲。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明珠夫妇将青梅送入宫中献与少年天子康熙。一切来得太快,父母的无情,身体的不适,让他初次犯下了寒疾,这一场病,是对父母的苦诉。若你的前世,是一朵佛前修炼过的金莲,那你的今生,就是注定的红尘游历,还清前世贪恋的人间烟火的颜色和气味。三十一载,你佛前素淡如莲,人间繁华似锦,终化为过往。

从容若的故事中出来,接触到刘同的书,说早不早,说晚不晚,感受到的是另一番风情。在刘同的理想世界里,我也只是一个匆匆过客,以旁观者的角度,看完他年轻时的所见所闻,觉得很动人。看到他在湖南长沙开始他的人生传媒第一步,几经辗转到了北京,起初的他与别的北漂青年没有任何的不同。从一个裤中只有一百块钱,却要拿出三十块钱买一份小龙虾,只为了求人办事时体面些的忐忑年轻人,到大方为母亲买各种礼物,却在背后默不吱声偿还债款的男人,他成长了许多。他十几年前对于自身的思考,正是他对成长的记录,他也曾觉得十几年前的自己笔墨幼稚,但回头想想,看看自己的迷茫岁月,穿越时空,与十年前的自己对话,何尝不是对自己成长的检验。

我无法预知自己的青春,也不知会不会与刘同一般有同样的感受,但我坚定,现在的我,还有以前的他,都朝目标加油,一切都好。在这个过程中,遇见了很多很多阻碍自己梦想的事情,阻碍自己梦想的人,我都会一笑了之,继续努力。

人生如一书,一书如一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