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我找回了积极的心态作文700字

admin 六年级作文 2023-09-21 107

期中考试前考试卷做的不是一般的多。面对着一大片白中带点黑色的“试卷海浪”,我也只能一张张地应付着。望着桌子上堆得跟金字塔一样的试卷,我还真有些佩服自己——那是我三天中做的。但我打心里眼儿里不想有这种感觉,因为代价太重了。

又是迷迷糊糊的一天,我又带了一个金字塔回去,仰望天空,蓝中带灰,一大堆扯成碎沫的棉絮七零八落地飘着,没有方向,也没有目的。晚霞横一道竖一道,把灰暗的天空割得四分五裂。每每看到这种场景,我就觉得书包中是一座真的金字塔,而不是试卷堆起来的。

回到家中,我还要继续去扩建它。一大堆补习题凌乱地摆放着,看了就惹人生厌。可还得做呀!做到深夜,终得一头扎进被窝。已经第二天了。

又是灰蒙蒙的早晨。我迷迷糊糊走到学校,同学们也一副困意。只有我的一个好朋友和别人有说有笑,在我们一群“熊猫”中极为显眼。我根本不理解他哪来的兴奋劲儿,他却跟个没事人一样甩下一句:“我觉得好玩。”“好玩?”我目瞪口呆,“这么多作业,这么多试题,你当玩具看?这有什么好玩的?”“我就当它们是玩具,咱又逃不掉,拿它们堆座金字塔玩也行。”

原来他一直跟我在做同样的事情!

之后他说了些什么我全忘了。就这么两句我记得清清楚楚。我们一直在做同样的事情,却因为心态的不同使我们的状态简直是天壤之别。他做完了那些习题,满意地堆好了他的金字塔,以示今日的功绩;而我那时是应付完了习题,堆好一座金字塔记录一天的劳累。从此日复一日,天天状态都跟被大雪压进雪地里的草一样,暗无天日,倒在重压之下。

不过如今这两句话使这堆雪融化了。我从此调整了心态,再也不视试卷如梦魇了。

试卷依旧如大浪般汹涌而至。劳累一天终于堆起一座象征着辛苦暂时终止的金字塔。天天望着它们,我真佩服自己是怎么把这些习题完成的,不过我打心眼里想多堆起一些金字塔,换得第二天耀眼的朝阳。

一个梦。

我置身于一个热闹的街市。我隐隐约约看见,街市上人来人往,大家都穿着红衣裳,手上提着款式多样、正红喜庆包装的年货,用亲切的家乡话谈论着“年”这个话题……这些昔日再普通,再平凡不过的场景,如今我只在年味儿浓郁的家乡才能看见、听见。寻梦?寻根……

马上要过年了,为感受浓郁的家乡年,我们决定回老家——陕西华阴,陪长辈们过新年。我热切盼望的,怀念的年味儿,这次终于可以再次看见、听见……

上飞机,下飞机,转高铁,经过一番周折,终于抵达了目的地。回到县城的家,我们还来不及卸下疲惫,就急急忙忙赶去村里跟外婆和奶奶报平安。

“外婆,我们回来了!”我人还没走近,声音已经从村口响到了外婆的耳朵。等我走近时,多么熟悉的画面:外婆一只手扶着门,一只手拄着拐杖,佝偻着腰,探出半个身子,在张望着。

“回来啦,快让外婆看看,呦呦呦,又长高啦!”外婆把扶着门的手挪下来牵住我的手。那粗糙的掌心的纹路,那暖暖的掌心的温度,我的心里微微颤动了一下,我知道,那是幸福,是心安。

第二天,正好腊月二十八,在北方习俗中是买年货的好日子。这不,一大早外婆就张罗着让舅舅把我们拉到县城的十字路口(十字路口是县城最热闹的地方,也是买年货的聚集地)置办一些对联、灯笼、干货、水果等等过年必备的东西。转眼就到了县城。你知道,县城很小,几条街的街坊都认识的那种。但是,别看我们的县城小小的,我因为许久没回家过年,我一下子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大街上的人们摩肩接踵,我想大概是在外流浪漂泊奋斗的游子都回来寻根了吧。再放眼望去,整条街一片火红。红灯笼、红对联、红苹果、红袋子,简直是红红火火了。穿红衣裳带红围巾的大妈大爷拎着好几个袋子的年货,虽然很重,却好像比平时力气更大,人精神倍爽,喜气洋洋地走在街上。我紧紧拉着舅舅的衣角,穿梭在人群中。

舅舅一边走一边给我介绍这里的美食,什么“张三爷家的柿饼最甜,是他亲手做的;什么西边头一家对联,出自华阴文化名人,还是现场写的对联;什么灯笼就要数南巷头那家结实,又大又亮;什么干货嘛,路边小摊就行,便宜实惠……”

我一个生活在忙碌繁华城市太久的孩子对这小县城朴实、温暖的年味真是久违了。其实不需要多繁华,路边吆喝着、笑容憨甜的大爷;嘴上说着不讨价来,转眼人来了又说是自己人可以降两毛的婶婶;路边嘻嘻哈哈玩摔炮的一群小孩儿,这里的一切,简单平凡,却是我印象中一直寻找的家的味道,暖人心,倍舒适。

时代的脚步迈得太快。我还清清楚楚记得我小时候回老家,外婆抱着我也来到过这十字路口买年货。还是这个刀子嘴豆腐心的婶婶,当时,她还拿着一沓旧旧的纸币找零呢。现在可不用这么麻烦了,婶婶拿了一块牌子,正面印着支付宝收款码,反面印着微信收款码,只要把支付金额和密码一输——“滴滴,支付宝到账10元。”你瞧!多方便多快捷呀!不仅是这位婶婶,整条大街卖年货的人都会使用快捷方式结账了!再看看,以前没有汽车的人们出行不方便,现在“滴滴一下,马上出发!”。时代的发展,为小县城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是啊!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整个国家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从挤人群拥挤的绿皮火车到坐在印着MadeinChina的高铁和飞机上喝着咖啡看书;从付纸币到出门只需带一个手机……变化的东西太多了,多到让我们害怕会在某一瞬间,就丢掉了人们最真实的模样。还好华阴人的朴实无华一直从未改变,我在我的家找到了安心。

因为时代的飞速发展,华阴的传统文化也变出名了。华阴老腔,已从一个小县城逐渐走向了世界舞台;五岳之一的华山旅游业也越来越国际化了;这里还有拍摄过《舌尖上的中国》的出名的甑糕,就连奶奶家的农家乐也接待过不少国际旅友……

尽管家乡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历史传统却从未改变,寻梦?寻根!我们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