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着油墨的清香,我轻轻地翻开一页书,很快我便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如痴如醉,不愿醒来。
我的童年是与书相伴的,书是我形影不离的好朋友。还不识字的时候,我就常常缠着爸爸妈妈讲故事,像《卖火柴的小女孩》《小红帽》《灰姑娘》,我总是百听不厌。等长大一些,我开始独立地看一些简单的绘本。绘本的插图十分精美,让人爱不释手,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更是让我着迷。我的第一本绘本是《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本书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爱,爱是需要表达的,爱是无法衡量的,爱是无边无际的。《蚯蚓的日记》《大脚丫跳芭蕾》和《会说话的骨头》是我最喜欢的绘本。《蚯蚓的日记》以幽默的语言描写一条小蚯蚓每天的所见所闻,这本绘本很风趣,让我了解了蚯蚓的生活。《大脚丫跳芭蕾》的主人公贝琳达的舞蹈让我惊叹,她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会说话的骨头》是一个有魔法的故事,带给我纯净的快乐。
上了小学,渐渐地,我阅读的书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厚,有《昆虫记》《草房子》《仙女蜜儿》《历史其实很有趣》等等。只要一有时间,我就捧起心爱的书,真正到了书不离手的境界。我与宇航员一起遨游太空,我和长袜子皮皮一起载歌载舞,我还与钢琴小精灵一起低声吟唱。我最喜欢的书是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系列,其中《神奇的警犬》让我印象深刻。拉拉是一条不同寻常的警犬,神奇的拉拉牵引着我进入生动的故事情节。拉拉既忠诚又勇敢,会与主人合作,会与同伴分工。我们人类应该向动物学习,与它们交朋友,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学会诚实守信。
书,带给我无尽的快乐,无形中也帮了我很多忙。记得有一次语文考试,我很快答完了基础题,最后大题是写作题,题目要求:小明在上学路上掉了一枚硬币,硬币开始了它的旅程……请继续写下去,字数不少于300字。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安徒生童话》中《一枚银币》这个故事,思绪像泉水一样喷涌而出,“唰唰唰唰”一口气写完了。
最爱那一缕书香!我爱阅读,阅读伴我成长!
寒风呼啸,天空的幕布早已沉下,校门口窄窄的小道被昏黄的路灯照得半明半昧。
时值数九寒冬,天黑的时刻总是赶在我放学之前,日复一日,记不清已经多少次这样踏出校门——肩上是沉甸甸的书包,心里只觉得喘不过气来。
一出校门,我照例看到了昏黄路灯下爷爷那模糊的脸,那上头尽是岁月留下的沧桑。我什么也不说,跨上车后座,爷爷乐呵呵地发出一声吆喝:“走咯!”只听爷爷那辆颇有些年纪的旧电瓶车马达发出富有节奏的“突突”的声音,一路向前。
我不去管耳边拂过的寒风,脑海中尽是今天晚上的作业,语文背书、数学刷题、英语卷子……一项一项细细数过,我的心中充斥着一股特别的烦闷。当我觉察到被旁边的一辆自行车给超过了,积压在我心里的烦躁情绪一下涌出来,“怎么走这么慢!”我的语气满是戾气,“不知道我作业很多吗?晚上还能不能睡觉了?”被我埋怨的爷爷却好像没听出我的恼怒,仍然笑呵呵地说“慢点好啊,慢点安全。”
我心中似乎有一根弦被人轻轻弹拨了一下,这样的语气,这样的神情,与我记忆中的某个画面一下重叠起来。
那似乎是很久以前了,小学、幼儿园、记不得了。但在那时候爷爷就已经成为了接我放学的“专属司机”,无论春夏秋冬、风霜雨雪,在那人头攒动的校门口人群里,我总是能一眼就看到爷爷和他那一辆旧电瓶车。放学路上总是有那辆车马达“突突”的急促的鼓点作陪,我那时还很小吧,总爱举起双臂在后座上喊“冲啊!”风中满是我稚嫩的声音“起飞啦!”每到这时候,爷爷的后背总是微微的耸动着,发出爽朗的笑声。一回家,奶奶总是会劝他要慢一点,可爷爷总是饱含着宠溺的目光望着我,自信地说:“没事儿,我家宝贝喜欢!”不觉间,爷爷这种温柔宠溺的语气竟一直重复到今天,温暖了我近10年。
想到这儿,我一下感到有种汩汩的暖流从心底涌起,爷爷如今已经70多岁了,还坚持着每天风里来雨里去接我放学,我真不该对他这么埋怨!我不由得抬起手帮爷爷拉了拉被风吹起的大衣,压下鼻头悄悄泛起的酸意,此刻我的心里暖融融的。
再伸手感受微微的风穿过指缝,贴着爷爷暖暖的背,街边的路灯也是暖暖的橙色,点亮了我心中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