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安静而寒冷的夜里,大雪纷飞。我独自一人躺在床上,静静地想着明天早上该怎样上学……
第二天清晨,我穿上妈妈亲手给我织的一件毛衣,向窗外看去。一夜之间,天地间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
我走到客厅,闻到了香喷喷的饭菜味道,我想一定是母亲又在做饭了。吃过早饭,我像往常一样穿上鞋,准备骑自行车上学。当我去推自行车时,看到母亲在穿衣服,便问道:“妈妈,这么早,您穿上衣服,要去哪里?”妈妈和蔼可亲地答道:“今天天气这么冷,雪还那么厚,骑不了自行车,我陪你坐公交车去上学吧!”
还未到公交车站牌下,远远地我和母亲就被眼前那人山人海的一幕惊呆了。忐忑不安的我急忙看了一下表,已经7点了,离早读时间还有30分钟,迟到了老师会罚跑的。现在来的公交车全都是满员,有的甚至连停都不停,出租车就更不可能打上了。此时,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突然,妈妈对我说:“也就三站地,咱们走过去吧!”
可是走了还不到一站地,我便累得快倒下了,妈妈看到我气喘吁吁的样子,就把我抱了起来。走着走着,我看到了妈妈的额头上已经布满汗珠,我让妈妈停下脚步,让她回家,因为离学校已经很近了,我自己可以去。
妈妈走在回家的路上,我远远地看着妈妈一瘸一拐地离我远去的背影,霎时间,我的泪水像小溪一样涓涓流出,心里有着说不出的滋味。
一路小跑,到了学校,还没有上课。回想母亲的身影,我又一次流下了眼泪,终于体会出了母爱如水的道理。我一定要在学校认真学习,考出好成绩,回报母亲!
午后,坐在桌前,手旁便是薄薄的几张练字纸,和一张临摹的字帖。
转头,纸篓中,是一层已被揉成团的练字纸,默默积蓄着呼之欲出的压抑。
我拿起笔,却又终于悄悄放下。我已经用了那么多的练习纸,可仍然还有那么多细节上的小毛病。不是那一横太长,就是捺得过于用力,墨水已经在纸上晕开,还有就是写错字的硬伤。
抬头,窗外,天空格外阴暗。
本想着就把原先写的一张一交了罢,可看着已被水笔磨红的指尖,又不甘心自己的努力就这样白费。万事开头难。我就只是安慰自己,心中,却是掩盖不了的急躁和无奈。两种全然不同的声音,在脑中争执不休。
良久,我还是缓缓握住水笔——只是因为,不想就此草草放弃;只是因为,还想再放手一搏。
我郑重地写上名字,怀着试一试的心态,长吁一口气,调整好坐姿,一种莫名的紧张涌上心头。毕竟是老师布置的唯一作业,我怎么能不认真对待?
很神圣的,我竟逐渐缓下急促的呼吸,开始专心致志地观察和模仿,字帖上的字型和笔画。
我慢慢落下第一笔,不敢太快完成,担心会因为速度太快,而没有体现笔画的轻重;也不敢太慢,怕会旧戏重演,再次成为败笔。一笔一划是此刻最准确的状态。
这次,尽管也有些小小的顿笔失误,但只因有了信心与决心,我不是暴躁地换纸重来,而是越挫越勇,只是向前。我还是丝毫不敢怠慢,但看着一个个愈来愈自然的方块字,我的眉头开始稍稍舒展,也写得越发得心应手。
不知不觉之间,最后一个句号悄然点上,即使仍有不足,但我经历过那专注,我尽了最大的努力,如此,足矣。
目光再次落到那张临摹的的字帖,我意识到,一笔一划,放松心态才能写好每一个字。而那些看似远在天边的目标,只要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走去,便总有到达的那一天。
心,忽地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远远地,天空云卷云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