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爸爸妈妈:
常听人说,中国人不善于用言语表达情感,所以书信成了最好的载体。的确如此,当我羞于表达内心想法时,拿起笔来,想说的一切就涌入笔尖。
我想和你们谈谈除学习以外另三样珍贵的东西,也是上宝中以来逐渐成熟起来的原因,那就是读书,理想,做人。
很多人也像我一样,会问“我们读书是在读什么?”我想了许久,觉得最终的目的是读到自己。上高中以来,自己爱上了读书,会发现焦躁的心平静下来了,突然有种豁然开朗的安全感。奇妙的发现自己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千百年来被无数人思考过,并且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答案。而每一本在我心目中值得阅读和记住的书,都是因为其中蕴藏着未来更期待的那个自己。如果哪一天你们发现你们的女儿变得丰富,有趣,那也许就是读书的功劳。
谈到理想,具体的目标形成大概是在高二。自己想要当一个医生,也许并不是心血来潮。我想向你们也谈谈这个梦想的职业,如果你们感到认同,我会十分开心,毕竟被父母认同理想本身就是一件愉悦的事。著名的医生特鲁多的墓志铭写着:“偶尔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在抚慰。”这三行字里,似乎有着对医生这个职业更为深远的定义。其实,当你信任对方的时候,对方给予你的会更多。当你一开始就带着怀疑的眼神时,恐怕你才是最大的受害者。当下中国,医生和整个社会正是处于这样一种错位的关系中。除了医术本身,心灵的抚慰和支撑原来就是医生这个行当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只有把生理的治疗技能和心理的抚慰加在一起,才构成“医者仁心,治病救人”这八个字的全部含义。当然,没有一份职业是轻松的,所以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的女儿有勇气也有能力去担任这个神圣的职业,并不害怕被舆论所击败。
将做人放到最后,是因为它最为重要,写得也深思熟虑写。周国平的一本书名大概能概括我想成为的人:“善良,丰富,高贵。”要达到如此当然不易,不过我也在努力。如果哪一天我成为如此的人,你们大概也会为之欣慰。
想要和你们谈论的到这里就结束了,不过不能少的还是对你们的感恩,没有你们,就不会有今天的我,更不会有未来的我。
这里的我,一切安好,因你们无所畏惧。那里的你们,愿平安喜乐,因我满心欢喜。
仰望星空,无边的夜幕引发无限遐想,梦想在自由驰骋。但你可知道,脚踏实地才能助你找寻到梦想。
伟大的物理学家史蒂芬·威廉·霍金,因患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被束缚在冰冷的轮椅上。他全身瘫痪,不能言语,唯一能动的地方只有两只眼睛和三根手指。但这一切没能禁锢住他对科学的极大兴趣和探索宇宙的理想,他干瘦僵硬的面庞上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中,深邃的目光久久地仰望星空,穿过大气层,进入宇宙深处。霍金在科学的奇境里驰骋,用高远的眼光对宇宙抽丝剥茧,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又在近期提出了摄星计划。霍金禁锢在轮椅上达50年之久,却身残志坚,克服了残疾之患而成为国际物理界的超新星。他不能写字,看书必须依赖一种翻书的机器,读活页文献时,必须让人将每一页平摊在一张大办公桌上,然后驱动轮椅如蚕吃桑叶般的逐页阅读。他在手术过后的几天写下了世界名著《时间简史》。他的高远理想,使他战胜了病魔,而脚踏实地的吃苦精神,使霍金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徒有理想,我们只会高谈阔论,曾有几时,我对未来充满憧憬,有同学对各个高校品头论足;不知多少次,我满怀一腔热血,早早制定好学习计划,可到头来轻言放弃,对自己高远的理想望尘莫及。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就是著名医药学家屠呦呦名字的起源,好似上天注定屠呦呦此生必与这句古话结下不解之缘,八十五岁的她因成功提炼出了治疗疟疾的青蒿素,获得了诺贝尔奖。人们羡慕他功成名就,又有谁知道光鲜的背后有多少汗水。屠呦呦和她的团队从上个世纪就开始进行提取青蒿素的实验,她拖着疲惫的身躯高强度作业,在收集两千余方药的基础上,对其中的两百多种进行实验研究,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历经三百八十多次失败后,屠呦呦终于取得了医药界的一大突破。
身为中华学子,我们同样需要脚踏实地的精神。不要抱怨国家教育制度的死板,不要厌烦过大的学习压力,你可知道,在我们心中的人间天堂,学生们的压力更大。深夜两点的哈佛大学校园仍然灯火通明,图书馆内座无虚席,在高强度的学习下,每年仍有百分之二十的学生因修不满学分而被休学或退学。不要为自己的退缩找借口,没有脚踏实地你永远不会脱颖而出。
脚踏实地,在成长的道路上踩出一个个坚实的脚印;仰望星空,继续追寻梦想的方向。任风雨兼程,追梦不悔;愿厚积薄发,大展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