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阳关在窗边踱步,它带着湿漉漉的乌云缩回了墙底。
我踱步到了家附近带着忧郁的心情,拖着久坐无力的双腿,踽踽独行到小区,寒冬的烈风从我的双颊掠过,寒心刺骨。
不远处,我看到了一个背影隐隐第在眼前出现。一位老人正面对着那池枯荷作画。只见他用墨汁一点便在纸上泛起了浓浅不均的涟漪,墨汁在一盆清水中淡去。他的双鬓在余辉中泛着银光,他的双颊上爬上了几丝皱纹。不一会儿,他便吧笔下的荷画完了。
只是,我望着荷池中,没有一丝生机,只留下了一池死寂。“这一池枯荷有什么可欣赏之处?”我自己喃喃道。老人听见了便严肃了下来,他掠了掠胡头:“怎么有说没有可赏之处呢?”他用手点了点远处:“你看那一池枯荷虽然有几丝死寂,但是他伸长蔓延的根即使满池凌乱,也不失生机。你再看它那永不倒下、弯曲的茎,无论寒风烈日都不曾弯曲,它总是那么笔直。即使在寒日中也是一处美丽的风景线。”老人话止,我望着那朵在池中挺立的枯荷,的确有几分神韵,生机……
老人又说道:“你再看一看它那苞头,它每天望向东升的太阳,盼望着春的到来,它在寒日到处寻觅着一丝生机,只求在夏天有一抹初粉顶立在上。你仔细看,它头上的苞已有几分初绿了,虽然没有夏日中那艳红的夺目,但已有许多生机孕育着,它们默默生长只求夏天有夺目的色彩。”我又望了望伫立在池中的几朵荷花,在寒冬烈风中昂首挺胸。是呀,夏日的荷花固然美丽,但是背后的努力更重要,人们只惊艳它们明艳……
我再次看了看老人笔下的枯荷,又正是一幅美丽的枯花图。我明白了,结果固然重要,但是最美丽的是努力的过程。那荷花要接受寒冬的考验,那我也要接受学业的磨练;那荷花可以承受头上的粉色,我也能收获学业的成功!眼前正是片片生机勃勃的画面。
人们只惊艳夏日的耀眼,而最值得一看的便是默默地努力。
春来冬去,任时光消逝,枯荷依旧美丽……
粽子是白色的,就像是母亲那没有任何杂色的爱,让我眷恋。
端午节的清晨,从喧腾拉开序幕,拖鞋的踢踏声,水龙头的哗啦声,梦中被母亲推醒的我。
我睁开朦胧的双眼,摩挲着自己乌黑的头发,我隐隐约约闻到一股棕香,走出房间,沿着味道走向厨房,看见了母亲蹲着在包粽子。
我走进厨房,白色的铁锅里不停地向外冒像白气,闻着粽子的清香,我像是被下了药似的,有种腾云驾雾的感觉。
我乖乖地坐在椅子上看着母亲包粽子,母亲包粽子一般是先将粽叶卷成一个倒着的锥形,先放一颗红豆进去,防止米从粽叶里溜出来,然后再依次把可口的糯米,薄薄的猪肉片,圆滚的豆放进去,再放一些糯米,母亲缓缓地将粽叶包起来,用一只手裹着,另一只手抓起一根棕绳,迅速地将粽子系起来。母亲娴熟的手法,三两下,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我觉得粽子在母亲手里是可以生香的,那香是活的。母亲像是将柔软的雪装饰在那青色的粽叶上,那白色美极了。
过了一会儿,母亲将锅拿出来,粽子的清香缓缓从锅中溢出来,我贪婪地嗅着。我像只馋猫似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我急忙将锅掀开,锅里的粽子像是一个个披着绿色棉袄的精灵。
我轻轻地剥开青绿色的粽叶,一股棕香味扑鼻而来,露出乳白色的糯米,那糯米白得像是天上的各种形状的云儿,又像是茉莉花那样的洁。我轻舔了一口,这又香又甜的味道一直到我心里,使我陶醉其中。
那白溜溜的粽子冒着白气,像是一个刚出生的调皮的婴儿,皮肤白而滑嫩,那颜色,姿态很讨人喜欢。
而看着在一旁母亲粗糙而黝黑的手,不禁让我想到,母亲以前的手不也像这粽子般白嫩吗,母亲的头发也早已经不像从前那么乌黑靓丽了,白发不知何时悄悄藏进母亲的头发里。我顿时醒悟,那白发不正是经过风吹雨打的一道道沧桑的痕迹吗。
其实我也知道粽子不仅仅只是香甜,更是包裹着妈妈浓浓的护犊之情,那乳白色更是母爱的颜色,它象征着孩儿眼睛般的纯真,它也像那蕴含有母爱的白色粽子,它温暖了我的心田,让我眷恋这白色的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