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大年三十,是一个吉祥的日子,我们全家都为这一天准备了好久。尤其是今晚的年夜饭,爸爸妈妈一大早就忙活开了,圆圆的狮子头和香脆的排骨已经炸好了,蹄�o已经炖上了,开始冒出香味,还有大龙虾已经摆好造型,就等着入锅蒸了。年夜饭里少不了的一道菜是红烧鱼,因为“年年有余”嘛!“红烧鱼”是爸爸的拿手菜,这次我准备跟爸爸学做这一道菜。
爸爸说:“烧菜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要用到的料都要提前准备好,这样烧菜的时候才能胸有成竹,不会手忙脚乱,才能保证菜的口味。”在爸爸的指挥下,我把小米椒、葱、姜、蒜、香菜、酱油、料酒、糖这些作料都放在厨房台面上。因为是第一次烧红烧鱼,心里还是有一些紧张。我先在锅里放一点油,谁知油“嘭”的就炸开了,差点就炸到我了,我赶紧拿起锅盖当盾牌挡住脸,并退到十步以外。“你没有把锅里的水擦干啊,也怪我刚才没跟你说清楚!”爸爸看到我这个架势,居然有点自责。“哦,下次我会注意的,吃一堑,长一智,又学到新知识啦。”我自我安慰道。等到油不再炸开来了,我把鱼放进锅里,等鱼的两面都煎成了金黄色,再放入料酒、酱油、糖,然后把切好的生姜和蒜放入锅中,生姜和蒜是用来去鱼的腥味,这样烧出来的鱼才好吃。做完这些,再加入一些水没过鱼身,把锅盖盖上烧一会儿,等到水分快烧干时就可以出锅了。出锅时先把鱼盛出来装在盘子里,然后把葱和香菜放在鱼的上面,再把锅里的汤汁淋在鱼身上,这样色香味俱佳的红烧鱼就烧好了。
晚上,我吃着自己烧的红烧鱼,心里美滋滋的!
这个春节,我过得可真是丰富啊!我干嘛去了呢?我啊,去打糍粑咯!
这天,爸妈带我来到了奶奶家,一进门,我就闻到一股香香甜甜的气味,是糍粑的味道!我顺着气味向厨房走去,看见一盘香甜软糯的糍粑,立即垂涎三尺,于是,我伸过手去,刚想拿来,却不料妈妈端起盘子,说:“想吃啊?那要自己动手哦!”我开始不明白妈妈的意思,后来才恍然大悟,原来妈妈是想让我体验一回做糍粑粑的过程啊!
首先,我把糯米用水浸泡几分钟,然后将糯米倒进电饭锅,烧至米熟透,再将糯米倒进石舀中。接下来这可是力气活,所以我叫来爷爷来帮忙。爷爷费力的举起大木棰,再捶下去,这样的动作持续五六次后,爷爷让我端来一盆水,将木头棰往盆里一浸,我好奇的问:“爷爷,为什么要将棰子沾水啊?”爷爷笑着说:“因为糯米很粘人啊,就喜欢粘着木头棰。”瞬间场面热闹了,欢声笑语不断。爷爷继续他的动作,时不时用手把下面的糯米翻上来,压一压,再翻上来,压一压。之后的半小时爷爷一直重复着这些动作,直到把糯米打成绵软柔韧的状态就可以进行下一个步骤了。
接下来的这一步,我就是主力了,就是趁热把糯米团揉成一个个像汤团一样的小圆球。我和家人一起做,做着做着,我想玩点新花样,于是我摸了摸口袋,从里面摸出五角钱,包进了手中的糍粑粑里。呵!那样子,真比其他糍粑粑要丰满得多。瞧!只要把糍粑粑放进印盒,再把印盒底翻出来,用小木棍敲上几下,然后“啪”地一声把糍粑粑倒出来。你看,一个个都不样呢!有的是寿比南山,有的是花好月圆,有的是恭喜发财,各有各的特色。
最后,我们要开始做特色糍粑粑了。一般情况我们会做成形后,直接在炒过的芝麻堆里滚一圈,然后沾着红糖就可以吃了。今天,我们要尝试糍粑粑的特色吃法,煎,炸,烤都可以,我们选择了其中的油煎糍粑粑。奶奶把粑粑一个个放进烧熟的油锅里,煎到表皮金黄,将糍粑粑盛出。在煎的过程中,爷爷也没闲着,他把几块红糖放进锅,加一点点水,把红糖烧到粘稠状,然后直接给糍粑粑淋上一层红糖“外衣”了。
开始吃饭了,糍粑粑一端上来,我们就“纷纷出去”夹它个片甲不留,这时,我突然想起了我包的五角硬币,心想:“这五角硬币会被谁吃到呢?”还没等思索完,就听见妈妈叫了一声,“这硬乎乎的是什么东西?妈,你放了什么东西在里面啊?”我忍不住噗嗤笑出来,说:“妈妈,那是我放的五角硬币,我包的,看来今年你有福气喽!”“哈哈哈……!”顿时,整个家庭充满了欢声笑语,真开心呀!
哦,对了,其实粑粑还有一种吃法,那就是把糍粑粑和米一起泡到洒里面,不久之后,一坛香甜可口的糍粑粑米酒就可以喝了!这还是我爷爷最喜欢的酒呢!
俗话说得好“拜年拜年,粑粑上前。”过春节吃粑粑已成为我们家的一个习俗了,每个春节都要吃,不然算不上过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