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我的春节作文800字

admin 四年级作文 2023-09-21 123

“炮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尤眨�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讲的就是大年三十春节那一天。春节是我最喜欢的中国传统节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每次过春节,我们家总要挂春联,贴福字,来迎接新年。

今年大年三十下午六点刚过,我们一大家人就开始吃年夜饭。我和弟弟如饿虎扑食似地扑向桌子,桌子上已摆满了各样的菜肴:有鸡鸭鱼肉等山珍海味,也有豆芽春笋等当季蔬菜。“一二三四……”我一边吃着饕餮大餐,一边数了数桌上的菜式——足足有12道,“哦!这么多菜啊!”我忍不住喊起来。

“12道菜代表了12个月,预示着新一年五谷丰登,四季发财。”奶奶笑眯眯地说,这一桌菜从准备到上桌,包括妈妈爸爸在内几个家人都忙乎了一整天,每道菜又美味又有美好的寓意。

我最喜欢的是春笋炒腊肉和豆芽了,春笋炒腊肉这道菜看起来很油腻,但吃起来入口爽朗。春笋吃起来脆脆的,不油,里面还夹杂着一股腊肉特有的咸肉香味,这道菜寓意是事业、生活节节高,用当季的春笋为伴,让大家感受到春天脚步近了,喜迎春天;妈妈说,豆芽形状像如意,也称如意菜,有吉祥如意的寓意;奶奶从厨房端出来的最后一道菜是鱼,爸爸说,这道菜要吃到正月初五以后,因为鱼与余谐音,说明家中有粮,年年有余……。

我家的年夜饭,可真是道道有故事,盘盘有味道。我们听着故事,品尝着美味,转眼间,我和弟弟把几盘菜吃的只剩下空盘了,大人们在一旁看着我们吃的欢的样子都笑了。

吃完了年夜饭后,最开心的是我们可以领压岁钱,又可以听大人给我们讲“年”的传说……。传说“年”兽是最怕红色,响声和火光。所以人们用放爆竹,贴春联,驱赶“年”兽来报保平安。这个故事就像春节的一道必上菜,大概这就是我们家的春节传统吧。

晚上8:00,我们一家人围坐一起观看“春节联欢晚会”。那悠扬的歌声,使人陶醉其中;那优美的舞姿,使人赞不绝口;那滑稽有趣的笑话,使人捧腹大笑;那精彩的相声小品,使人开怀大笑……阵阵欢声笑语荡漾在空中。

新年的钟声敲响了,敲响的是希望,走过的是岁月;留下的是故事,带走的是烦恼;盼望的是美好,送来的是祝福。家人们在辞旧迎新的钟声中,彼此祝福到来的2018,平安、顺意、健康。这就是我的春节,家人团聚,欢乐洋溢。

“白垤里,我来啦!我来拜年啦!”在爸爸开着的车里,我又叫又唱,期盼着去农村姑奶奶家。终于快到了,望着窗外的别墅群和来来往往的车辆,我不禁诗兴大发:“两岸别墅相对出,众车一起来拜年!”

一下车,我便飞奔到小河边,河水依旧清澈见底,后方高耸的山峦苍翠欲滴,宽阔的柏油马路的尽头,是一片别有风味的别墅,别墅群里还有一个游乐园——观鱼池,儿童脚划船、小型滑滑梯等供小朋友免费游玩。

夕阳西下,意犹未尽的我回到了姑奶奶家,一大家的人开始了刺激的微信抢红包。抢着抢着,就到了开饭时间。“哇哦,太丰盛了!”饭桌上色香味俱全的菜,让我垂涎三尺。饭桌上,大人们有说有笑,谈到了他们小时候的春节,从前的白垤里以及爷爷和爸爸去白垤里拜年的经历,我不禁张大了嘴巴——原来不一样啊!

爷爷小时候的春节,过得不轻松但依然快乐。新年的早晨,必须先喝一碗杂粮羹,再吃一个粽子,寓意“先耕后种”,企盼来年的大丰收。年初二,爷爷去拜年。那时候,白垤里的小河还只是一条较宽的溪涧,冬天的溪水冰冷刺骨。遇到雨水充沛,溪水上涨的时候,大人们只能背着孩子,卷起裤脚,光着脚丫,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走到对岸,放下孩子后再赤脚返回挑起装着白糖和大饼的扁担去拜年。到了亲戚家,吃上一碗热腾腾香气扑鼻的鸡蛋青菜面,是爷爷最幸福的时候。据说,胜过爷爷现在吃的山珍海味呢!

爸爸小时候的春节“年”味十足,因为只有在过年时才能吃到鱼和肉,而且他们可以放鞭炮!可爸爸总是别扭地不愿意去白垤里拜年,原来他有段“痛苦”的回忆。那时候的溪涧上已经修建了一座窄窄的桥,只有一人宽。有一次拜年,爷爷骑自行车带着爸爸,千叮咛万嘱咐别乱动,可调皮的爸爸微微地挪动了一下屁股,“扑通”一声掉到了溪涧里……

大人们谈笑风生中说起的过往“趣”事,让我哈哈大笑的同时,也发现——春节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越来越不一样了;但团聚、欢乐这个主旋律一直唱着,唱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