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是我最盼望、最喜欢,同时也是最热闹,快乐的一个假期。在这个热闹而快乐的假期中,我们一家就会出发去江苏沭阳老家和那里爷爷奶奶及二爷一家一起过年。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就是大年三十了,我们早早地起了床,因为今天我们要做的事情可不少。
上午是准备年夜饭的时间(老家都是中午吃年夜饭的)。其中最有特色的就是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糖肉。糖肉,顾名思义,就是用糖和肉一起做出来的。听奶奶说它的做法可复杂了。首先要把整块的五花肉,放在水里煮,需要把它煮透,至少要煮上两三个小时。煮好后捞出来淋干,放在油锅里炸。炸至外皮发黄后切成一片,一片的。放入盆中再撒上大量红糖。放在锅里蒸,只待糖完全融化至肉里,方可。吃起来油而不腻,入口即化,真是美味极了,即使不爱吃肉的人也能吃上两三块。这糖肉可不是随便都能吃到的,只有过年回老家,奶奶才会给我们做这美味。
随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我们吃起了年夜饭。哇,今年的年夜饭真是丰盛,我数了数,一共有12道菜,1道汤,还有2种饮品呢,大人喝酒,小孩喝果粒橙,我先吃了一口肉坨子(肉丸),在吃了一口羊肉,接着又吃了一块糖肉,依次尝下去,把每一道菜都吃了一口。吃饱后,我端起装满果粒橙的杯子说:“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干杯!”于是大家和我一块干了杯,吃完了香喷喷的年夜饭。
吃完饭是孩子们喜欢的放鞭炮时间,杭州是不允许放鞭炮的,在老家农村就没有这项规定了。鞭炮的有种类很多:呲花、擦雷、掼炮等。我最喜欢的就是擦雷啦。它是椭圆形的,一头是粉红的,一头是白的,里面装满了火药。用打火机把粉色的一头点燃,扔向远处,捂住耳朵大约两秒钟以后你会听到嘣的一声没叫。擦雷炸开了,是不是既恐怖又有趣呢?鞭炮虽然好玩,可是也有一些缺点:不安全;会污染环境……所以要少放鞭炮哦。
晚上是大家坐在一起看春晚。一个个节目犹如一道道菜肴,让每一个人都看得津津有味。
这就是我的中国年,一个热闹、快乐、团圆的节日。
我爱我的中国年!
又一年的春日,乍暖还寒之际。
仍裹着厚重的冬季校服,背上载满新书的包,在这条熟悉的路上向着未知迈进。
带着时光易逝的慨叹,带着前途茫然的心慌,一个新学期就这样开始了。
路两边已凋落了数月的树枝,已被春风冷漠了一年。道路上仍带着冬天灰蒙蒙的色彩,唯一的明亮只有四季常青的低矮的绿化带了。
新学期,再一次被分配了完成黑板报的任务,同班长牧云一起。
为了赶在三天内完成黑板报,班主任及时在网上查询了资料,交给我们一份“黑板报模板”。我们只需照葫芦画瓢,将模板上的内容“复制”上黑板即可。
于是,我们俩便一同在放学后留下布置黑板报。她作画,我板书,有时她也让我给她提提意见。由于板书任务较轻,我经常在一旁观看她作画。绘画时,她的手腕在黑板上飞舞着,每一条直线都一气呵成,毫无间断,每一段曲线都光滑圆润,令人赏心悦目。她似乎只看一眼模板便能将每一处细节了然于心。她时常细心地选用配色最合适的粉笔,给人最大的视觉冲击。每画完一处,她都稍作停顿,眯着眼,歪着头,细细思索,几缕碎发散落,傍晚的阳光照在这个安静投入的女孩身上,柔美得似一幅画。
我们两天便完成了黑板报的制作,望着这幅可以毫不吝啬地用完美来形容的黑板报,我赞叹不已,也更增加了对班长的敬佩。正准备同她收拾后一同回家,她却道:“等一下。”我惊讶地回头:难道还要改进?只见她又抽出紫红色的粉笔,在边缘处又加了几朵紫罗兰,了了几笔,却生动传神,娇嫩欲滴,似乎赋予了它生命的活力。牧云歪着脑袋看了一会,笑着说:“这下才对嘛。”她回过头来看我,道:“光按照模板去画,似乎有些死板生硬。就算线条再流畅,绘画再逼真,也不能给人带来欣赏的美感,加上几朵紫罗兰,就增添了一些灵气之美。”
她又笑了,露出洁白的牙齿,她的眼睛散发着光,像极了一朵在春风中绽放的紫罗兰。
心底似乎一下子敞亮了,内心迷惘的雾已被春风吹散,显出一条开满紫罗兰的路来,芳香四溢,通向远方。后来,我班的黑板报在校评中毫无悬念地获得一等奖。
教室门前的花坛里,一株明艳却不惹人注目的紫罗兰在悄然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