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我们身边的龙文化作文1000字

admin 初三作文 2023-09-21 124

自古以来,“龙”经常以各种方式在我们的身边出现,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为一种文化,它代表了中华民族的象征以及中华文化的象征。对于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不仅仅是以一种形式呈现出来夺人眼球,更是一种美好的寓意蕴含在国人的记忆中。

就拿我的家庭来说,父母都属龙,也由于这个原因,他们在为我起名字时也加入了“龙”这个字,意在祝福我能像龙那样有勇有谋,能像龙那样一飞冲天,同时也保佑我平平安安,在龙的庇护下健健康康地度过自己的一生。这个“龙”字,既表示了父母对我的期望,也在暗暗告诫我不能被世事迷惑而忘本。这就是说,从我一出生开始,我就与龙结下了缘分。当我听到自己的名字时,也是我对龙最最粗浅的认识。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记得开学第一天,老师就让我们用艺术字的形式写自己的名字,并解释原因。于是我便将自己的“龙”字画成了一条弯弯曲曲的长龙盘在一颗高高的树上。我自认为画得好,可当我展示自己的画时,同学们却都对着我的画指手画脚,而在当时我的脑海里,龙只是一种会飞的动物,而它盘在树上是为了伺机捕猎呢!当我说出我的想法时,全班哄堂大笑,羞得我满脸通红。这时,老师对我笑笑,让我坐下,简单普及了一下龙的知识,在老师激情澎湃的“演讲”中,我年幼的脑海里对龙有了一种新的认识:龙是神圣的,是不可侵犯的,是我们高不可攀的。

在小学二年级暑假时,我和父母去参观江苏宿迁的乾隆行宫,一进入内部,我便为之感到深深的震撼:殿堂的石柱上,天花板上,地毯上,龙椅上,展厅的龙袍上,都刻着或印着各式各样的龙,有的怒目圆睁,似在代表皇帝的威严;有的目视前方,高昂龙头,意在展现自己的雄姿。连皇帝的睡榻上都刻着一条蜷伏在地的睡眼惺忪的龙,实在是应时、应景、应人。这里的一切都是显得那么地高高在上,在当时对龙已有些了解的我的脑海里更坚定了自己之前对龙的认知。

到了四年级,我学了一篇《赛龙舟》的课文,这篇文章主要讲了龙在我们生活中流传广泛,使我改变了一些之前的想法,得到了一些新的认知:龙虽然是神圣的,不可侵犯的,但并不是完全的高不可攀,它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并早已融入我们的传统文化,如春节时的舞龙,每逢吉时或丧事到龙王庙祈福等,看似无形却有形。

怀揣着对龙的更多美好憧憬,我来到了初中。在七年级的一堂思品课上,老师以“中华文化”为题,为我们着重讲述了龙,而这也是我第一次真真正正地明白了龙。它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流淌在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液当中,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强大权势和吉祥如意的象征,更是一种不畏艰难险阻、敢于拼搏、敢于进取的精神,我们的祖国之所以能走在世界强国的前列,发展到今天这个高度,都是因为我们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的精神。无论是近代的鸦片战争,还是之后的抗日战争、抗美援朝等,我们都在捍卫自己的领土,捍卫自己的尊严,奋力一搏,才让世界对我们有了新的认识。如今,我国各个领域的人才更是纷纷涌现,屠呦呦、南仁东以及很多的无名英雄,都在用他们的生命来谱写祖国发展新的篇章。

对此,作为龙的传人,我们怎能不好好学习身边的“龙文化”,努力跟随他们的脚步,为祖国开辟一片新的天地呢!

“新年登高远望,全年平安健康”——听大人们说这就是老家春节登高的寓意。爸爸妈妈计划今年春节带我去萧山老家登高,我的内心就像揣了一只小兔子,充满了激动和期待。

大年初二天气晴好,我们全家老少来到老家一座名为冠山的小山下,大家仰视山顶,一座小亭子在云雾之中若隐若现,树木们青翠欲滴、昂首挺胸,似乎不惧寒冬。

开始爬山了。我不屑一顾地看着小山:不就是这么点大的小山吗,有什么难的?想着这些我的脚步可没有停下来,和堂弟们一块儿像小猴子一样“蹭蹭蹭”地向上窜,大人们被我们小朋友远远地甩在后面。可是爬了十来分钟,我就觉得浑身无力,眼冒金星。我一手扶着山路边的小树,一手撑着好像灌铅似的腿,一点一点向上挪动。这时我才恍然大悟:看上去容易做起来难,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轻敌啊!

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来到山顶。我坐在那饱经风霜,印有长辈们儿时玩耍痕迹的亭子上,极目远眺:一条缓缓流动的小河在山脚下的原野上宛若玉带般流淌,滨江区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不远处两条高架的交汇处好似一条中国结……真是风景如诗如画啊!

此情此景下,大人们感慨地谈起了以前的景象:几栋矮矮的平房旁是一望无际的田野,小河虽然清澈见底但两岸杂草丛生,那时的孩子们还下河捕鱼捉虾。对比之下,不过才十多年,老家的变化可真大啊!

紧接着,我们又携手一起爬上最高处的几块巨石,面对如画美景,我许下新年心愿:希望今年全家人身体健康,平平安安;小朋友们能在新的一学年取得好的成绩,节节高!

这次登高,我不仅饱览了老家的美景,还从大人们的言谈中感受到家乡这十几年的大变化大发展,并且许下了新年愿望,希望年底的时候都可以实现!更希望我的家乡可以越来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