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三月初,科学课于雷老师教我们动手播种了凤仙花。
首先,老师让我们把一张纸或者一个瓦片放在花盆底部的洞洞上,然后在花盆里放一半的花土,用食指在花土上钻一个个小小的洞,在每个洞里撒上一颗花种。第三步是用薄薄的一层土盖上花种,轻轻抹平,浇一纸杯的水。最后,把花盆放在教室的窗台上,我们就可以静待花开啦!
漫长的十多天过去了,凤仙花终于探出了可爱的小脑瓜。它的小脑瓜足有1厘米长,嫩绿的小脸蛋儿椭圆椭圆的。科学老师告诉我们,它现在长出来的叶子是“子叶”,“子叶”是吸收营养的。
四月初,凤仙花又长出了一对叶子,这对叶子和子叶交叉形成“十”字型,它的叶子在茎上是呈现十字交叉的顺序排列,这样可以更好地吸收阳光。
又过了几天,子叶慢慢变黄掉了下来,这是因为这时的凤仙花茎不需要子叶来吸收营养了,子叶会把原本凤仙花茎需要的营养抢走的。
在大家的期待中,凤仙花开出花骨朵了!花骨朵的头是水粉色的,嫩绿色的裙子包裹着它,下课就会有同学跑去看凤仙花,争先恐后看它的样子,给它浇水、照顾它。终于,凤仙花竞相开放了!有的花是香甜的粉色,有的花是浓郁的紫色,还有的花是纯净的白色,向上伸展的锥筒形像极了蛋筒冰淇淋,感觉甜滋滋的。离远一看又很像迷你版的圣诞树,欢乐喜庆!
现在,我好期待凤仙花结出果实来啊,因为我知道一个果实里面的种子足可以分享给全班同学和老师,那么我们的教室就会变成凤仙花园了!
春节,俗称“过年”,是我们中国人最喜庆的节日。传统春节大家都要和家人团聚,拜年和吃美食。但春节是不是就只是这样呢?不,我更希望能够和爸妈一起,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所以今年我家的春节计划是去欧洲来一次大开眼界之旅。
我们的第一站是哈利波特的诞生地——英国,这里我最想介绍的就是牛津大学,它是英国至今仅存的三所学院制大学之一,那些从中世纪就矗立着的建筑简直就像从哈利波特的电影里走出来一样。特别的是,每一所学院都没有正式的大门,也没有大学招牌,如果不仔细看,根本分不清是民宅还是教学楼。牛津大学一共有39所学院,每所学院的专业都非常齐全,有时候不同学院的相同专业学生还能一起上课。爸爸告诉我,中国现在还没有这样的大学,如果我喜欢这样的生活,就得努力学习才行。牛津大学的另一大亮点是博德利图书馆,这里的藏书超过十万册,还曾经发现过一份很有名的明代中国南海航海图,听到这一点,我禁不住自豪了起来。
英国之行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景点就是宏伟而神秘的巨石阵。它由一个个巨大的石柱或木柱按同心圆的构造搭建,是欧洲著名的史前神庙的遗迹,在当时是用来举行宗教活动的,距今天已经超过4000年了。
在英国我还度过了一个别样的年三十。我和爸妈一行人去到了伦敦碎片大厦的顶楼,吃了一顿特别的中餐,因为在那里我几乎能俯视整个伦敦的夜景,还看到了被称为“伦敦眼”的摩天轮和伦敦大桥,夜晚的伦敦真的很美轮美奂。同行的伯伯给我们几个孩子一人一个红包,我拆开一看,还是欧元,这个红包好特别,大家都很兴奋。
离开了英国,我们乘坐欧洲之星列车,通过海底隧道穿越英吉利海峡,来到了以浪漫著称的国度——法国。在这里,让我大饱眼福的是全世界最著名的博物馆——巴黎卢浮宫。它有三件“镇馆之宝”: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古希腊的美神维纳斯雕像以及胜利女神像,这些以前我都只在书上见过。《蒙娜丽莎》没有我想像中那么大,但是可以清楚地看到历史的痕迹,有趣的是,原来蒙娜丽莎是没有眉毛的,据说是为了显得额头宽(那时候以此为美)。大家可能还不知道美神维纳斯像身上其实有很多孔,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据说这样雕塑家容易把雕像固定在墙上,维纳斯虽然没有失去了手臂,但是反而却让她显得更加美丽,这就是艺术的魅力。和维纳斯不同,胜利女神像则让我感受到了满满的力量和生命力,另外我第一次知道,原来胜利女神像的那对翅膀另有玄机——只要仔细看,就会发现左右两只翅膀的颜色却是左白右黄,右边的是复制品,因为古人用拼接法来做雕塑,可能地壳运动时右边翅膀被震裂了。而且在卢浮宫有一个事让我感受颇深,一路我看到了中文字体,之前都只有英文和法文,说明我们中国真的占据世界舞台重要的地位了。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年的春节,我走出了自己的小家,有机会到世界上其他国家,开阔了自己的见识与眼界,也亲眼看到那些让人赞叹不已的文化艺术和源远流长的历史,我觉得这个春节非常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