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一个令人激动的节日,这一天,无论一个人在什么地方,一家人都会聚在一起吃顿年夜饭,大人还会给自家小孩压岁钱呢!可今年,我家的春节过得一点儿也没有“年”的味道……
那还得从春节的前两天说起:祸从天降,爷爷突然胃部破裂,竟然要开刀住院!面对突如其来的一场病,家里人纷纷愁容满面,好在当天晚上手术成功,不过爷爷还要在医院里住一段时间,所以爸爸决定这个春节在医院过。
终于,春节来了,我们一家子在病房里,喜气洋洋地过完了春节,同时,奶奶、爸爸和爷爷给了我二千元压岁钱,可我还是高兴不起来,因为爷爷还抱病在身呀!
再说爷爷平时过着很节约的生活:一件衣服即使有好几个破洞,他也会多穿几年再丢;一有好吃的就省下来给我吃,他有多余的钱时,就会给我买文具。想到爷爷为我的付出,看到病床上的爷爷,我心里有酸溜溜的……
此时我产生了一个想法,不如给爷爷一个红包吧,于是,我手忙脚乱地给爷爷包红包,然后走到爷爷面前,笑着说:”爷爷给您!这是您的压岁钱!”爷爷说:“不用了,你用吧,压岁钱呢是给小孩子的,爷爷那么大了,没有压岁钱的,再说你要给我压岁钱,得等到你长大了,赚钱了再给我。”可我还是要给爷爷,就这样我们争来争去,争了好久,后来爷爷无可奈何,执拗不过我,只好说:“好吧,我收下了,下不为例啊。”我开心得大叫起来,爷爷也哈哈大笑起来。这是他入院以来的第一次笑容,爷爷终于笑了,笑得那么开心,那么久,我相信,爷爷一定会好起来的。
爷爷,在这个不一样的春节里,是您让我懂得了很多!
几乎每年暑假母亲都会带我去探访她的故乡重庆。重庆给我印象最深的除了连绵起伏的山林和鳞次栉比的山城建筑,便是那美味的火锅了。
听妈妈聊起最早的火锅是用鼎煮的。大约一万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发明了最早的容器——陶制的鼎,那可说是非常大的锅子,只要是能吃的食物,特别是肉类,通通都丢入鼎内,然后底部生火加热变熟就可以食用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火锅的发展越来越多样化,各种清淡、麻辣等的味道等都让味蕾甚为鲜美刺激。如在寒冬中,与三五亲朋好友围聚一桌,随性取食,谈笑风生,非常愉快。据说因有这样一种吃法而取了个“拨霞供”的美名,取当时“浪涌晴江雪,风翻晚照霞”的美丽光景。如在夏日,那么你就会挥汗如雨,每一个细胞都会颠覆你的情绪,肆意释放你的欢乐。而重庆的麻辣火锅更是有名,妈妈还说因为重庆地处四川盆地,寒湿比较严重,所以重庆人更喜食用花椒,因为它能祛除身体湿气,所以花椒的麻是重庆火锅的一大特色。
在五六岁时,我第一次吃到了正宗的重庆火锅,那可把年幼的我辣得面红耳赤,涕泗横流。因此,在好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没敢再去品尝。可是家里所有人都不会因为我畏辣而放弃吃火锅的行动,因此我也只能硬着头皮前往,更无奈的是他们还从不点用鸳鸯火锅(清汤与麻辣),妈妈还美其名曰“我要培养你对美食的喜爱”!然后一脸幸灾乐祸地看着我,其他人也都别有深意地含笑瞅我。好吧,吃就是。我还是很聪明的,先把已熟的食物放在我已经准备好的白开水里涮一下,再放进嘴里,他们看见这样的吃法都说我破坏了美食的口感,真是浪费啊!看着大人们吃得津津有味,我便忍不住想:要不我就再次体验那份独特的味觉?我就小心翼翼一口火锅就着一口冰饮料,慢慢尝试。味蕾的暴风雨一次次砸向我,我一次次勇敢无畏地面对……你还别说,在多次的尝试中,我竟慢慢接受并开始喜欢上了火锅的味道!这让母亲喜出望外。
现在上海铺天盖地都是各色的重庆火锅,我们便时常邀约一些朋友,到附近的火锅店聚餐。可是,上海的火锅店为了迎合当地人的口味,将重庆火锅独特的麻辣一减再减,所以我也很少品尝到最初的味觉盛宴,感觉总是有一丝遗憾。
前些日子母亲的朋友从重庆寄来了一份当地的火锅底料,朱红的牛油包裹着各种香料。一下锅,那一片红便全融在水中,紧接着就有扑鼻而来的香味。没过多久水便开了,我们便将食材逐个倒入汤中。转瞬间,刚才还沸腾的锅底再次平静下来。它鲜艳的红色映衬着各种食材的颜色,像极了一幅抽象派的油画,线条狂野而又浪漫,色彩繁多却并不杂乱。水再次从刚泛起的微波到翻滚不止的浪涛——可以吃啦!我夹起一片菜叶塞入口中,辣味慢慢地刺激着我的味蕾,脑中顿时回忆起当时初次品尝的感觉,心中充满了说不出的快感……
现在要再让我说对火锅的了解,我也不会仅限于它的美味。因为火锅带来的不仅仅是感官上的过瘾,还有它带给大家相处时的随意自在的热闹氛围。走进任意一家火锅店,你绝不会看到人们安静地享用着自己点的美食,那是西方的绅士餐厅——火锅店中的食客们,一众男女老少、亲朋好友,围着热气腾腾的火锅,把臂共话,举箸大啖,温情荡漾,泮溢着热烈融洽的气氛。那种热闹,会给你一种独特的满足感、幸福感。这不也充分体现了“大团圆”这一中国传统吗?
火锅的魅力让我无法抗拒,它的味,它的意,它的情,无一不使我沉醉。它是中国食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国人们真情实意的倾情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