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这样其实并不好作文800字

admin 初三作文 2023-09-21 122

冷空气到来,大气中的水蒸汽遇冷凝结。汇成一滴滴雨。雨滴一个个跳落着。在这个山谷形成一条条小河。

河太小了,或许他连河都称不上,只是一条细细的水流。仿佛随时会断流。不过他是那么的活泼。他邀请鱼儿到他这里来玩儿。鱼儿却说:“你太浅了,我担心我搁浅。”他不死心,要求开船的人来这里走走一遭。开船的人却也说:“你这里太浅了,不能行船。”这无疑狠狠的打击了他的自尊心。他盯着自己瘦弱的身躯。暗想到:我一定要变强壮。

他开始疯狂的健身。天下雨了,他便四处争抢。喝下尽可能多的雨水。她卷挟经过的一切沙石。来铺垫自己的河床。他疯狂的奔跑,跑过各种花花草草。

这一天,她遇到了一棵美丽的鸢尾花,他静静绽放在那里。不染世事,河水经过她叫住了他:“喂!你跑的太快了吧,这样其实并不好。”河水生气了,他认为自己才是正确的。他有一股强劲的水流冲倒了她,亲手扼杀了这朵美丽。

他更加疯狂的奔跑着,他更加强壮了。

这一天他遇到了一棵树。这是多么粗壮的一棵树,百年的树龄。茂盛的树冠大到可以给十几个人阴凉。看到河水,他说道:“孩子慢一点吧,你这样其实并不好。这只会害了你自己!”多么中肯的劝诫呀。河水却一丝一毫都听不进去,他怒了。想要冲断大树,却发现自己没有这个能力。他悻悻地走了,树叹了口气。眼神中透露出无奈与同情。

河意识到自己不够强壮,更加疯狂了。他奔腾的速度是那样的惊人,旁边的花花草草都害怕的紧急避让。他不在有什么理想,他只想让别人瞧得起自己。让自己的能力大过一切,此时他不能在用疯狂来形容了,而是疯魔。他的河水也不再清澈。终于有一天他奔跑的速度使自己难以控制了。大喊道:“我控制不住自己了,我控制不住自己了。”他很慌,带着几分颤抖。终于,他形成了洪水。洪水一泻而下,冲入山下的村庄内。他淹了别人的房子,毁了别人的家。他被村庄的人所咒骂。从城里来了人,用钢筋混凝土修建了一个名叫水坝的东西,把他永远挡在了山上。

他又遇上了那棵树。树的眼神使他明白了之前的做法有多错误。过分用力这样其实并不好。这样会伤害了自己与他人,凡事要按发展规律来,循序渐进。

他看向了树说:“树啊,我懂了,可我接下来该怎么办呢?”“重新开始吧,孩子!”树说,“一切都不晚不是吗?”河点了点头,继续流动。

纵观这历史长河,江山代有才人出;回览这时间洪流,才人却总遭难磨。读他们的文章、品他们的故事,用眼去观看、用心去欣赏,读懂之时,却不免泪湿青衫。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三闾大夫屈原的长叹!说起屈原,有多少人不禁摇头惋惜。多年苦读《试卷》,深究诗理,终创《楚辞》。如果是生在大唐盛世,必定是如李白一般的“谪仙人”,但怎奈何生于春秋乱世,怎奈何报于昏庸之君。“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忧。”当我读到这句诗时,不免轻声叹息,不由得质问上天为何待屈原如此不平。生于乱世、效于昏君,却依然坚持对故土的那份守候。有时我不禁暗想:屈原是以何种心情投江的呢?直到读到“举世皆浊唯我独清,举世皆醉唯我独醒”时,我才懂得那种心情�D�D那种对天下欲弃而不可弃、对君王欲离而不可离、对尘世欲留却不能留的心酸、失望。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当宋朝众学者读这句词时,应当不免惊叹“词竟可以这样写”吧。仅仅十七岁的李清照便名满京城,在这一时期的她词律清新婉转,透着一股小家碧玉的风范。但怎奈朝代更替、国都破毁,整个天下“国不国,家不家”。而李清照的家庭也被这突如其来的战争殃及,被迫迁居,丈夫更是死于沙场。在大悲之后,李清照晚年的词作便成了“雁过也,正伤心”“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一风格的转变,谁又能明了李清照经历了多少悲欢、多少离合。“这次的,怎一个愁字了得?”读懂之后,不免悲凉。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被誉为“两宋之后,仅此一人而已”的纳兰性德,又是在多少苦难之后,才写出这种哀婉怅惘的词作。本为志在必得的殿试,却因病而失,多年寒窗、几载苦读,为的就是一鸣惊人,却偏偏事与愿违,过去的一切化为泡影。“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天下之大,可有一处可容他?故园之广,可有一处可成他?读懂其诗词时,便不免暗暗为其鸣不平。他不过是在这凡尘里走了一遭,享尽繁华,也看尽颓败,冷观红尘,来了又走。“家家争唱《饮水集》,纳兰心事几人知?”纳兰容若的心事,可有人知……

如果可以,我宁可没有这些流芳千古的诗词,也要还他们一个快意潇洒的人生。文人的诗词,最难是读懂,最悲是读懂,最不愿的,亦是读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