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了一篇课文《走遍天下书为侣》,里面说了作者要去环游世界,他打算用一本书来供自己娱乐。
这篇文章写了作者打算去环游世界,他在考虑要带什么东西供自己在船上娱乐,最后,他选择了书。他认为书读很多遍,都没有关系,因为你每一次读的时候都能够发现新的东西。
我从中学到,书不可以因为你读了很多次就放弃它。你可以把它读很多遍,你也可以专读这本书里面的精华部分。你第一次读的时候,你可以先大概了解一下这本书写的是什么;第二次时,你可以读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第三次你可以用自己简短的话把这篇文章内容概括下来;第四次你可以把故事继续往后编;第五次你可以再回头欣赏自己喜欢的部分。等你把这些做完时,你已经把这本书读了好几遍了。我之前读书不但不读好书,去读那些漫画,而且我读漫画也是读一次那本书就不要了。也就是说,那本书起到的作用也许只是让我开心一下就没了。我从不会把那些漫画书里的那些科学知识给记牢,有时我更过份,读书只随便翻一下就行了。我觉得这样读书,读了也等于没读,什么东西也没有收获到。所以,我们以后读书,不是为了娱乐,是为了学知识。
《走遍天下书为侣》这篇课文给我启示很大,这篇文章让我知道,书是可以读好几遍,而且每一次读的时候都能够受到不同的启发。读一本好书才是我们学好语文的关键。
周末,妈妈心血来潮说带我去姥姨家玩。印象中,姥姨家很落后,好玩的好吃的,要什么没什么,起先我并不想去,但是妈妈说,姥姨家今非昔比呢!我怀着满满的好奇踏上去姥姨家的路。
树影斑驳,车子像弹钢琴一般“唆唆”行驶在乡村的林荫路上,空气新鲜清凉,绿油油的稻田、蜿蜒的小河、畅游的鸭子不时映入眼帘,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原来,妈妈选的这个周末“恰巧”是集市。
走走逛逛,令我惊叹不已的是这里几乎每个摊位都用上了支付宝和微信,赶集的老奶奶老爷爷也都很少带钱包,他们买好菜,直接点开手机用支付宝付了款,还不时说道:“这东西真好用,我女儿上个星期刚教我的呢!”
旁边水果摊前的两位阿姨正在津津有味地聊天,她们一个说:“今年的大棚就继续无土栽培吧,这样还节约了不少资源。”另一个说:“还能让城里人体验采摘的乐趣。”听了她们的话我心想,农民伯伯顶着烈日在果园劳作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穿过集市,沿街停着一排整齐又干净的共享单车,村民们都喜欢骑着它们走街串巷,环保又便捷。游客们则喜欢骑着它徜徉在乡间,十分惬意。少了汽车尾气的污染和天天堵心的“堵车现象”,农村的道路真是有种让我想奔跑的冲动!
村里还开了好多民宿,大多都是在老宅的基础上改建的,外面看不出什么特别,甚至有些老旧,走进屋内,我不由赞叹一声“哇,好漂亮!”设备很高级:马桶是智能的、灯光调节全部是触摸屏、窗帘是遥控控制的,冬天还有地暖……民宿的管家叔叔告诉我,现在农村不比城里差,从前想买个东西要拖人带,大半个月也到不了,现在有了各种快递,想买什么就有什么,有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和智能物流,农村再也不是“慢递”时代啦!
从姥姨家回来,我久久不能平静,如今的农村居然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时代这个“大画家”用一笔复一笔,缩小了城乡的差距,农村的大地像画布一样任由时代挥洒,载着农民伯伯们对现代生活的向往,载着对富足的憧憬驶向幸福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