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气氛还正浓烈,元宵的气息却已经扑面而来。元宵节——中国的传统节日,古人称之为上元节,在这一天里,人们通常成群结队、赏灯猜谜、燃放烟火。而现在,元宵节更多的意义在于团圆。我的记忆中,元宵节其实就是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热热闹闹地谈天说地。
今年的元宵节对于我,意义更加不同,因为这是我在小学阶段里度过的最后一个元宵节。同学们和老师都有一点激动,我们早早地就把教室装扮起来:大红灯笼挂满了教室,喜庆的窗花贴满了教室的窗户,还有一张张彩色的灯谜纸穿插在灯笼之间,更衬托出节日的喜庆。
下午,活动开始了。语文老师首先为我们讲解了元宵节的由来、习俗与古诗。老师讲得绘声绘色、抑扬顿挫,让我们都沉醉在其中。接着,最精彩的节目开始了,同学们各显神通,全都拿出了看家本领:有唱歌的、讲故事的、朗诵诗词的……其中,最好玩的就是顾书源同学唱的《祖国我爱你》了。他唱着唱着就跑调了,自己还不知道,十分专注地唱完了,看着他一本正经的表情,我们都忍不住哈哈大笑,十分快
既然是元宵节,那就少不了猜灯谜。只见同学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讨论着一道道灯谜的谜底;还有的同学看看这个灯谜,再看看那道灯谜,找找有没有自己知道答案的灯谜。而我并没有参加这个活动,因为我负责整理同学们猜出来的谜底。我们班的同学个个才思敏捷,谜底一个个被猜出来,我也忙得团团转。虽然一直到最后,我也没有猜一个灯谜,但能为班级和同学们出一份力,我还是十分的快乐和满足。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活动结束了,我们却还是沉浸在喜悦和热闹中,真希望时间能暂停,我们都不要长大,永远是现在的我们!
生活平凡却趣味盎然,用心感受其中的点点滴滴,会让人回味无穷,又受益匪浅。
那一天,斜阳染红了窗棂,落日的余晖如一缕缕柔丝覆盖了大半个客厅。一向忙碌的老爸穿着舒适的家居服,静静地坐在茶几旁优哉游哉地泡着茶。我三步并作两步走过去,疑惑地望着他,问:“老爸,你今天怎么这么有空?”他笑眯眯地说道:“哈哈,偷得浮生半日闲。来,来,来,儿子,快坐下。今天,老爸给你泡杯茶。”说罢,只见他拿起茶勺舀起一小撮褐色的茶叶,放进茶碗。接着提起开水壶时远时近地将水从高处倒下。那晶莹的水柱迅速地注入茶碗,围着碗边打转儿。一会儿的功夫,茶叶那紧皱的“脸”就慢慢展开了。洗茶、烫杯,接着继续泡第二轮……我笑着调侃老爸:“老爸,等你泡完茶,我都渴死啦!”老爸莞尔一笑,摇着头道:“你这孩子,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好东西都要有一定的时间酝酿。”
过了许久,阵阵茶香伴着水汽从壶中袅袅升起。老爸用壶盖轻轻撇掉茶上的泡沫,均匀地倒进四个小杯里。然后,递给了我一小杯。我小心翼翼地接过杯子,凑近鼻子一闻,顿时一股淡雅的清香透过鼻腔沁入心脾。看着这淡黄的澄澈的茶水,我问老爸:“非得折腾这么久才能泡出这种茶吗?”“是啊,”老爸笑着回答,“只有‘慢下来’才能泡出这样的好茶。”听了老爸的话,我情不自禁地抿了一小口茶水,那先甘苦后清甜的味道,瞬间在味蕾中绽放。
那个下午,茶的余甘还在口腔生津,爸爸的话却已在心间反复萦绕。慢下来!让一切都放缓节奏:慢点走,可以发现树叶由枯变荣的过程;慢点读,可以吸收书中的智慧;慢点看,可以享受风景的美……
那个满室暖阳余晖的下午,老爸精心泡制的汉阴老树茶,给了我前所未有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