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的一天里,我到乡下外婆家做客,溜达了一圈,发现了一间奇怪的屋子,想进去一探究竟。当我刚迈进它的时候,脚一滑,摔了个四脚朝天,屁股摔得仿佛开了花,疼极了。当时我起身寻找“犯罪嫌疑人”时,发现了一片翠绿色丝绒般“地毯”,我就去问妈妈,知道了它叫苔藓,家乡话叫青苔。
我记得老师以前讲过,这是一种藻类植物只生长在墙角或是一些阴暗处。苔藓的表面很光滑,看上去绿莹莹的,像一块块绿色的地毯生长在地上,宛如园艺工人特别配制的一样。苔藓虽然较弱,也没有人会在意它,但无论环境多恶劣,它都能默默地生长,自强不息。就连古代大文豪都曾经描绘它“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这让我想到了我们学校的送水工爷爷,虽然年纪大了,可还是为上百个班级,上万名学生送水喝,也未曾听见他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都在努力地为社会创造自身的价值,我觉得像他这样的人有许许多多,虽然他们的工作很平凡,但是当中的意义不平凡!
有人喜欢高直挺立的青松,有人喜欢鲜艳傲骨的梅花,我却喜欢那平凡的苔藓,更喜欢具有苔藓精神的人!
格桑花开,韶华无悔。
第一次听见格桑花的名字,是在仓央嘉措的“格桑花开了,开在对岸。看上去很美。看得见却够不着,够不着也一样的美”中,彼时记住她,仅仅是因为惊叹于这美丽的名字,像藏族里:美丽活泼的少女,冲着你放肆地笑。
后来渐渐淡忘了,直到一一
天空澄碧,纤云不染,湖光荡漾,和风送暖。国庆假期,我和妈妈一起去姨妈家。因为路程不远,我们便选择了骑自行车。
邂逅格桑花,便是在这途中。
我骑着车,感受清风吹拂脸庞,突然,抹明亮的色彩点燃了我的眼。嗬,这不正是格桑花吗?路边热烈绽放的,不就是那令我万分神往的“格桑梅朵”么?我减了减速,这才看清她的容貌:薄得看见经脉的花瓣,生长在纤细的枝干上,托出中心鲜黄的蕊,橙黄的、淡紫的、淡粉的,一朵一朵正笑得灿烂。明明那么纤弱的枝、那么单薄的花,怎么敢与风雨为敌?又怎么敢在西藏,微笑着顽强生长?生命,原来是这么坚强的。
可不看花朵,她怎么是朵花?她怎么在草木的身体上,开出那么令人心醉的花?也许,也许在很久以前,格桑就是一株平凡的小草,淹没在西藏的绿色海洋,卑微得可怜。
可明明一株草,却有着开花的梦,她慢慢积蓄着、积蓄着能量,时光一点点过去,终于,一个明媚的早晨,阳光正好,格桑,疼痛开放。有孩子看见了,呼唤人们来看。于是,她不再是一株草,她成了花,藏民把这顽强的生命当作吉祥的象征,他们亲切地唤她:“格桑梅朵”。
生命的卑微与高贵,原来只是一念之间的。如果,很不幸,你成为一株草,那有一个开花的梦吧,总有一天,惊艳绽放。
这顽强的格桑花!你开吧,开在我的心灵深处吧,点缀了成长,丰富了寻觅……流年错落成诗,岁月编谱成曲,格桑花开了,在心灵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