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难忘那一抹白作文700字

admin 初一作文 2023-09-21 140

诸多记忆留存在脑海中,但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最珍贵的回忆,萦绕在心头,难以抹去。我的心尖儿处也刻着那平凡的一抹白……

“要起来了!”一声熟悉的声音在耳边环绕。我揉了揉惺忪的眼睛,猛地从床上爬起,因为有着一件既高兴又激动的事情让我振奋不已:要回奶奶家过新年了!路上出奇的静,月色笼罩着大地,安详、静谧的气氛弥漫在空中。我与家人也踏上了回家过年的旅途。汽车在道路上行驶着,七八个小时后,我们到达了目的地。天空中,鱼肚白的颜色渐渐晕染开来,白色的雾气在小树上,野草边缠络着,依依不舍地离去。清晨的露珠润湿了空气,让人不由得心旷神怡。洗去烦恼,在憧憬与期待中,在老家开启新的一天。

我抬起左手,缓缓地提起门环,轻轻地敲了敲饱经风霜的老铁门。奶奶满是痕迹的脸庞变得红润起来,迈着碎步过来给我们开门。顿时,家中一派生机勃勃,富有活力。奶奶知道我最喜欢喝豆浆,一早便忙碌开来。我找了个板凳坐下来,看着奶奶忙里忙外的背影。随后,奶奶将刚刚煮好的豆浆双手捧着端了过来,我双手接过。白色的热气曼妙地升腾,我用勺子舀起一勺,送进嘴中,丝滑的口感在喉中打转,清香在口中迟迟不肯散去。还是以前的味道!小时候,因为爸妈忙,家中经常留我一个人,奶奶特地从老家过来照顾我。她喜欢经常给我煮豆浆喝,豆浆——儿时唯一难忘的味道。即使时光变迁,奶奶的手不再那样的滑润,可是味道依然没有改变。一碗热气腾腾的白色豆浆无法忘记。白色,是再平常不过的颜色,它单调、不起眼,但融进这一碗豆浆却是美好的。它承载着我和奶奶的亲情,是一条无尽的白丝缠络着我们。

流动在我脑海中的那一抹白,是我最难忘的。我,学会了煮豆浆,可以双手捧上那一抹白赠给奶奶,连接着悠悠无尽的亲情。

巷陌间,木樨芬芳

客岁仲秋,我信步青墙黛瓦间,窗楹如许,雨花时坠。微风曳着衣袂匆匆而过,细雨如织,无声湿桂花。抬眸,已是月上柳梢头。

忽闻身后一声闷响:“扑通——”回首,却见一位魁梧的挑夫重重跌落在地——他头戴斗笠,身披蓑衣,足着布屣,装束与时代格格不入。他呆愣了顷刻,〃唉〃地长叹一声,继而挣扎着起身,腿脚却不听使唤地颤抖着,终是徒劳无功。他神色困窘而慌乱,手足无措,宛若一个无助的孩童。他饱经风霜的面颊沟壑纵横——道道皆是岁月之犁的痕。

众街坊见状,匆匆上前,七手八脚地扶他起身。我亦步上前去,方才发现他身后扁担欹斜,月饼散落一地。邻人皆帮忙捡拾,月饼很快被拾进担子里。那挑夫怏怏地,愁云阴翳笼罩着他面容。几个妇女围上前关切地询问,才知他是给点心铺配送月饼的人。

“所幸,没碎多少。”“无妨,只是包装纸湿了些。”众街坊纷纷安慰道。善意于如烟细雨中氤氲,木樨愈加馥郁。

那挑夫讷讷点头,眉目间终究难掩失落之色。“依我看呐,这月饼跌落在咱这桂花巷,定是和咱有缘!过节了,家家都得买月饼,再好的月饼,不也还是要咬碎下肚么?大家若方便,就买上个一两斤。我瞧这月饼蛮香的,就先来两斤,给我这老婆子解解馋儿!”一位古道热肠的大婶见状,如是笑道。大婶的提议得到众街坊的热烈响应。我亦买了几块——是糖桂花馅的。霎时,硬币的叮当声流淌在巷陌间——破碎的,是月饼;圆满的,是人心。

那挑夫老牛般的大眼里盈满了浊泪,不住点头,连声道谢。他面向众街坊,郑重其事地深鞠一躬,继而挑起担子,蹒跚离去。我方才发觉他似乎腿脚不便。一条扁担,两头迢迢,一头为劳碌之辛酸,一头为受助之温暖;一头为生计之重量,一头为木樨之芬芳。

流云提着裙裾默默驻足,细雨如织,无声传佳话。我浅尝月饼,似有木樨花于味蕾绽放——芬芳的,是木樨;温暖的,是人心。

且让那芬芳永驻。

为生命让路

曾几何时,暂居乡下。仲夏,农忙,麦浪滚滚。

邻家有女,唤作招娣——雀斑,厚唇,跛脚,生得丑陋。迟钝,寡言,口吃——实在不讨人欢喜。孱弱而枯瘦的身躯,活似庄稼地里一棵干瘪的麦穗,农人皆厌弃。旧岁,邻人家中如愿以偿添一子,招娣的境遇,便愈加令人怜惜了——百亩麦地,她是被遗忘的那一穗。

平素,招娣便跛着脚饲鸡,饮牛,喂猪……乏了,便蜷在村后的老树旁,守着她唯一的一方荫庇。她常凝神盯着盘虬的根系,兀自絮语,偶然可捕捉到她眼底转瞬即逝的笑意。

午后,闷热,天欲雨。

村中几个顽劣的刺儿头竟罕见地未寻衅滋事,而是饶有兴味地蹲在一起,拿塑料瓶倾倒着什么。‘不——’招娣声嘶力竭地吼,几欲落泪。她手忙脚乱地驱赶着那些孩子,却终是势单力薄,寡不敌众,难奈他人何。那些孩子无动于衷,有恃无恐,甚至恶语相向。她孤军奋战的背影,有几分可笑,几分悲壮,几分英雄末路的意味。

见状,我忙上前,替她逐散了那些无赖之徒。我轻抚她单薄的肩头,询问原委。

“天……要……要下……下雨,蚂蚁要……要……搬……搬家,不……不然……会死,快……快让……让他们……走!”她艰难地吐出这句话,面颊涨红,额上爬满豆大的汗珠。我呆愣着滞在原地。她见我不动,急切地拽着我闪到一旁,此时我才发觉地上有成群结队迁家的蚂蚁。心下了然,许是那些顽童持汤沃灌,伤及蚂蚁,她才如此失态。

我回首望向招娣,心头微动,蓦忆及周国平的如是文字:“人啊,你要有善良的心,丰富的心灵,高贵的灵魂,这样你才无愧于人的称号,你才是作为真正的人在世间生活。”恍然间,那棵枯黄干瘪的麦穗化作善之花,亭亭于尘世倾吐芳华,缄默,美丽,遗世独立。

且让那良善永葆。

何谓善?善,是源远流长而生生不息的华夏文明的精神内核,任何专家学者皆可著书立说。但皆不及真实的故事,触手可及,动人心魄。善,可以载于典籍,但远不能止于典籍——那些向善行善的人、事,皆是善最好的诠释。

善若春风化雨,虽润物无声,但岁月留痕。雨果曾言:‘善良的心是太阳’,温暖了尘世;而今我道:‘善良的心是雨露’,润泽了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