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说红船大,大到见证了我们党的诞生,出生乃至辉煌。说红船小,小到它就在我们身边。
我的爷爷身上就有红船精神。听我爸爸讲,四十年前的爷爷经常背着篓筐,乘着夜色,沿着弯曲的小路,翻山越岭,寻遍大山的每个角落,四处寻找那一株株躲在幽静处的兰花,然后又披星戴月往家赶。当东方微微泛白,大家快从睡梦中醒来时,爷爷才回到家里,稍作休息再次出发,骑着一辆老式的自行车,驮着两框沉重的兰花,走街串巷,穿过一个又一个村子,一路吆喝……“买兰花喽——”“买兰花喽——”,嘶哑的声音却极具穿透力,似乎要把这一天的期盼都融入这声声的叫卖声中。无论是风吹雨打,还是寒霜酷暑,这声音一直响彻在大街小巷。爷爷用红船精神养活了一家人,还把这种坚韧不屈的精神日渐濡染,成为家训,代代相传。
我的爸爸就是这红船精神的延续者,他把这奋斗融入骨血,继承,然后默默奉献,回报社会。爸爸在爷爷的耳濡目染下,在科技的帮助下,把奋斗披上了现代化的新衣。看!经过9年的艰苦奋斗,我的爸爸拥有了30亩的兰花基地,在全自动控温的兰花温室里,凉爽如春,室内满目葱绿,幽香阵阵。爸爸忙碌的身影穿梭其间,熟练操纵着电脑,给兰花控温、加湿、通风,一盆盆名贵的兰花在他手下争奇斗艳,通过网络直销全国,走向世界……
爸爸用勤劳和智慧使我们家过上了富足幸福的生活,同时没有忘记回馈社会,为村民提供岗位的同时,还帮助花农把手上积压的兰花通过网络销往全国各地。村里哪里要造路,哪里要集资办公益,我的爸爸总是第一个站出来出钱出力,不求名不求利,我的爸爸的这种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正是我学习的榜样!
“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来自冰心老人的一句家训。“有为”即追求生命意义,是为了等待发挥作用的机会,而有所作为;“有不为”即对不符合正义道德的事坚决不做。
大道之行也,君子敢为人先。刘和珍就是一个有为的青年。她看见国人的现状,徒步请愿,以牺牲生命为代价唤醒庸人。事后,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中写道:“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刘和珍君敢为人先,至今被我们纪念。
同时,大道之行也,君子也有不为。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被世人称赞。陶渊明向来看不惯那些依官仗势,作威作福的督邮,一听小吏说还要穿起官服行拜见礼,更受不了这种屈辱。他叹了口气说:“我可不愿为这五斗米官俸,去向那号小人打躬作揖。”说着,他也不去见督邮,索性把身上的印绶解下来交给小吏,辞职不干了。陶渊明不堪政治上的腐败肮脏,毅然弃官归隐。故君子也有所不为。
再说林语堂是个很有骨气很有节操的人。他心胸坦荡,敢讲真话,从不巴结权贵,始终不做官,只要是他看不惯的,看不顺眼的,他都敢批敢写。因此,他将自己的书房取名为“有不为斋”。林语堂的生活态度是以“有为”为中心,但往往也有“不为”的事。正如蒋介石要给他安排一个考试院副院长的位置,但是林语堂坚决不受,表示回到台湾之后,不问政治,只想要编好《当代汉英辞典》。《当代汉英辞典》的编写即有为,不问政治即无为。林语堂故为君子,因其禀性有所为,有所不为。
尔等虽称不上君子,但我们也可以有所为,有所不为。在该做的地方,将事情做到最好,即为之;在不该做的地方,坚持不做,即不为。
青春如歌,岁月如书,我们希望在青春的旅途上寻求成果,我们肯定渴望有所为,可是当有所为的同时,也要选择有所不为,即所不可以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