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在中国的壮族自治区——广西,那里是少数民族聚族地区,乡亲们能歌善舞,形成了许多有特色的习俗和节日,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三月三歌节”。
“三月三歌节”又称“三月歌圩”,是我们家乡最隆重的节日。壮族人爱唱山歌,每年有几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其中以农历三月初三最为隆重。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喜气洋洋,穿上多彩的民族服装,做好五色糯米饭来迎接节日。五色糯米饭有红、黄、黑、紫、白五种颜色,是阿姨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染成的,色彩鲜艳又美味无比。听说它深得仙女们的赞赏,流传了下来,同时也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的。吃了五色糯米饭,寓示着我们的民族人丁兴旺,身体健壮。
过歌节,除了吃五色糯米饭,还可以吃彩蛋。彩蛋就是把熟鸡蛋染成彩色。听爷爷说,彩蛋最早是传情之物。小伙子在歌圩中手握彩蛋去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让碰,如果有意就让小伙子碰。蛋碰裂后两人共吃彩蛋,这就播下了爱情的种子。现在,我们小孩也要吃彩蛋,因为碰彩蛋有了“碰碰碰,碰出好运气”的意头。
“三月三歌节”一般持续两三天,人们会相约聚集在村子附近的空地旁,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来的歌手来对唱山歌。对歌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但老人小孩们都有来旁观助兴,非常热闹。
而在歌圩旁边,摊贩云集,卧龙藏虎,民贸活跃,附近的群众为来赶歌圩的人们提供各种各样的食物、商品。我也参加过歌节活动,那一天,整个街道人山人海,到处都是对歌声。无论相识与否,大家都会热情招待,互相招呼。我们小孩子更加有意思,不管是认识的不认识的,都可以一起玩,玩得既尽兴又开心,好不痛快!
“多谢了!多谢四方众乡亲,我今没有好茶饭,只有山歌敬亲人敬亲人……”无论我身在何方,都会想念家乡,想念亲人,想念那特有的歌节。
“哈哈哈,哈哈��,从山上晚归时,笑声吸引了我。
那是苍老的声音,很轻,几乎没有人能注意,不知为何,我却不由自主的停下了脚步。云很淡,似乎没有颜色,却如玻璃一般胶住了了天上的光。天宇之下,两个老人,一男一女地斜坐山坡,凝望着那和他们同样沉寂的夕阳,已然成为了苍穹下的一处别样的风景。苍老的男声开口:“这里好漂亮啊,要不要我说给你听啊?”我猛然知道那个老妇人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她点一点头,银白的发丝被光线照耀的熠熠生辉。
我不说话,只是默默的凝望,凝望着那两个瘦弱的肩膀,也凝望着红色的太阳映着他们眼角的鱼尾纹。
“哈哈,这里可美丽了,在你的左边有一大群那个,那个什么,鲜艳的花朵。”而我只望见了一堆杂草在红色光芒的照耀下焕发出了无限的光彩。老妇人点点头,空洞的眼眸里,有一些奇异的东西焕发出来。“别激动,呵呵还有……”“还有什么?”老妇人第一次发出了声音,沙哑的声音里,我竟摸索到了一丝不可名状的甜蜜。“别急,还有呢,又大又圆的太阳发出了红光,我们身旁的蝴蝶飞的可自在了,你左边的这只蓝的在向上跳动,我这只在追你那只……”,我分明看到两个人的身旁什么都没有,只有两个人的言语在空中回荡,夕阳如血,沉没在天宇的交际之处,绚烂的紫色融入在黄色的光辉里,两个人,只有他们存在这个世界之下,成为了这个天地下最艳丽的一角。
“后面有个小伙子,在看着我们。”我陡然一惊,就当自己知道,仍然凝望一一,“我们的孩子好像也已经毕业结婚了吧”“他们的儿子也有后面这小伙子一般大了吧,到时候,不知道该怎么碰面呢……”
笑声再一次在空荡中回响。
夕阳终于即将完全沉没,它在编织着自己最后的梦,努力地编出最后的虹。寂静而可感地散发出最后一点光芒。
两个人沉默着,凝望夕阳落下,我第一次感觉一个老人竟能如此美丽,他们的身躯在我眼中逐渐变大,银色的头发浮出青丝,美丽的面庞令我呆滞,可这美丽却模糊下去,模糊下去,却成为了脑海中永不磨灭的别样风景。
天黑了,我走了,我再也见不到那两个老人了,可我知道这别样的风景,总会有朝阳来临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