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喝奶茶时的小吸管大家应该不会陌生,但你知道这么细小的软管却能发挥出大大的能量吗?11月24日下午,一场“小吸管,大能量”的科学实验课在萧山日报社的9楼会议室举行,20多位小记者从中得到了答案。
课堂上,首先由水晶老师对“小吸管,大能量”的实验方法进行了介绍,随后按4人一组进行分组,比赛哪个组制作的小吸管支架支撑起的书本数量最多。拿到小吸管后,每个组的小记者个个都迫不及待地想动起手来制作。此时的课堂上少了一些往日活动的热闹场景,却多了一些对小吸管研究与探讨的气氛。
我和另外三个女生分在了第二组,一开始我们很慌乱,在制作过程中问题不断出现。这时水晶老师过来指导了,经过一番道理讲解后,我们顿时领悟到其中的原因了。于是,我们分工合作,两个人负责做三角体支架,两个人负责用来加固,根据“小吸管,大能量”实验原理进行制作。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作品,的成功支撑了两本书的重量,并获得了第二名的成绩。
一根根如此软小的吸管组合在一起竟能发挥出这么大的能量,这次“小吸管,大能量”实验活动让我更加明白:科学知识虽然无比深奥,但是只要动手参与实验,就能掌握其中的原理。
我是一个垃圾桶。
我和我的众多伙伴一起,生活在临浦一条条繁华大街的两侧。
我们的身上刷着绿漆,一左一右两个“肚子”上分别写着“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还有简单明了的图画,比如,可回收垃圾上画的是塑料、玻璃、纸张……不可回收的则有废电池、剩菜剩饭、瓜果果皮……
凌晨5点,当所有人都在做着美梦时,我已悠悠转醒,上了年纪的清洁工为我除去身上的污渍,我又变得焕然一新。早晨6点,空旷的城市才有了几分生气,清洁工沉默地打扫着街道;早起锻炼的老人在公园有板有眼地打着太极;年轻的情侣手牵着手,依偎在一起你侬我侬地说情话;小孩活泼地蹦蹦跳跳,妈妈在身后焦急的大喊小心……
8点时,城市已进入正轨,不断有人来“投喂”我,我吃的饱饱的,心情也好了很多。
女孩正要喝一罐可乐,纤长的手指拉开金属吊环,三下五除二就“咕噜咕噜”喝光了,她微微摇了摇空空的瓶子,满脸不耐烦的随手扔到了地上——正好在我的脚边。
女孩走了,喝光的饮料受伤的躺在我的脚边。我不由生气——真坏!她不知道清洁工已经很累了吗?还为她添麻烦!可惜我一小小垃圾桶,口不能言,手不能动。
又来了一个男孩,男孩长得阴柔,皮肤白皙,一颗泪痣点在眼下,白衬衫牛仔裤,像个小女生。他看到地上的饮料瓶,微微蹙了蹙眉,葱般的手指捡起瓶子,全然不顾上面的粉尘,他看了看我的两个肚子,迟疑了一会,放入了可回收垃圾。我如释重负。
一天很快就过去了,我的肚中满是垃圾,脚边也堆积了许多垃圾。我今天吃的一点都不好,还有些消化不良——因为太多太多人分不清是可回收还是不可回收,随意的分类垃圾,害我有些闹肚子。
垃圾分类是解决城市垃圾的根本途径,让生态垃圾重归大自然,让人工合成物回归工业体系,让人类的生存环境更加美好、生活更加和谐。
我希望,有多多的人可以做到,不仅为了我吃饱饱的,不再闹肚子,也为了保护好我们美丽的地球,让人类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