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红楼梦读后感800字

admin 读后感 2023-09-21 146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溅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林黛玉《葬花词》

黛玉葬花可谓是《红楼梦》的一大经典,只葬花这一件小事就将她的的形象展现的淋漓尽致。

黛玉的一生是个悲剧,而他与宝玉两小无猜的情感也注定是一个悲剧,有许多人不喜黛玉多疑的性格,可竟不知她有她的苦衷。黛玉小小年纪,父母先后离开人世,过着寄人篱下的孤单生活,这就使本就多愁善感的黛玉,变得更加敏感多疑,从而铸就了她孤傲清高的性格。也正因他的个性并非贾母所喜欢的,注定黛玉无人可以依赖,于是她怀着一颗纯真的心和对世俗的怨愤离开了人世间,实现了她“至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誓言。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这是红楼梦中对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判词。薛宝钗作为一个封建社会女子的典范,深受贾府上下人等的喜爱。正如脂砚斋评价说:“在任职务不清不输,不远不近,可恶之人未见冷淡之态,形诸声色;可喜之人亦未见醴密之情,形诸声色。”

正是这样一个端庄得体,落落大方特点,使贾母王夫人对他青睐有加,而薛宝钗“事不关己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态度,完全是遵循封建主义的明哲保身的哲学。宝钗头脑里浸透着封建主义思想,她是一个忠实信奉封建道德和封建理教的淑女,但即使这样,她也是一个悲剧角色。嫁给宝玉后,明知宝玉心心念念想着他的林妹妹,却还要苦心经营这段夫妻关系,年纪轻轻就要接受宝玉出家,自己支撑家业的惨痛事实。不得不说,这样一个贤妻良母的形象,当真叫人可悲可叹!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昔有陶翁,才情旷世。一曲《桃源》成了多少人至死仍心心念念的美好。而今起更有大观园“名园住何处,仙境别红尘”。真个天上少有,地上无双。

大观园,是一个梦,一个极尽人间财富堆切堆砌出来的美梦,是神仙在人世的宅邸,是文人墨客心之所向。这里生活的女孩儿,哪个不是集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的存在,她们结识社,赏菊花,猜灯谜,评戏文,吟诗作对……真真如神仙般的日子。然而愈美好愈不真实,愈不真实,愈易一朝毁之。

终于,桃源逝去,美梦破碎。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红楼终究让人们怀念与向往,可是这边桃花落地时,终究只是一捧镜花水月。到头来这只是一场梦……

冬爷爷刚走,春姑娘就满面春色地向我们走来。

春天来了,大地苏醒了。大提上,柳树展开了葱绿的叶子,鹅黄色的枝条,风一吹就悠悠地飘荡起来,像仙女在拨动着长长的细发。人们脱下了厚实的棉衣,换上了色彩鲜艳的春装,踏着轻松愉快的步伐,像是在为春姑娘举行欢迎仪式呢!

河提边上的小草也不甘示弱地从泥土里探出了嫩绿的小脑袋,远远望去就像是一层绿毛毯,可爱极了。小朋友们在草地上奔跑着,嬉戏着,快乐极了。小草随风摆动着长长的叶子,就像一群舞蹈艺术家在欢快地跳舞呢!

五颜六色的花朵正在争奇斗艳地开放着。看!雪白的梨花和杏花,还有那粉红的桃花,让我眼花缭乱。它们还散发着迷人的清香,让我陶醉在这花香的世界里。

看着这迷人的春景,我立刻想到了描写春天的一句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春天在人们的笑脸上,更在人们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