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七月暑假,我兴冲冲地来到乡下外婆家玩耍。外婆家有一只刚会吃草的小牛犊。平时我就非常喜欢动物,于是我主动提出来要去山上放牛,结果我有了惊喜的发现!你们猜猜看是什么呢?
初升的阳光悄悄地探进窗户,我和小伙伴们向山上赶去。到了山上,各家的牛在山坡上吃草,而我们在一旁尽情地玩耍。不知不觉中太阳洒下最后一缕余辉,这是太阳公公要向我们挥手告别了。我们牵着牛往家里赶,当我回到家时,外婆已经做好饭。夏夜是美好的,吃完饭后,我打算去外面捉萤火虫。
当我路过牛圈时听到里面有牛吃草料的声音。可我仔细一看,牛圈里并没有草料,但我确实听到了声音了啊!为了探个究竟,我回到家里拿手电筒往牛圈里照去,发现小牛犊悠闲地闭着眼睛,灵巧地摇动尾巴驱赶蚊虫。再定睛一看,圈里没有草料,牛犊嘴里却有滋有味地咀嚼着什么,对此我充满了好奇。
为了解开这个迷,我到百度上去进行了相关的查询。这才恍然大悟,虽然牛白天把草吃到了肚子里,但不能一次性地消化完所有的食物,它会再次把食物返回口腔里咀嚼,这样循环直到完全消化完毕,这个过程叫做反刍!牛、马、羊和骆驼等动物都有这种现象。
这个发现真有意思呀!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对善于聆听的耳朵,一颗敢于探索的心,我们就能发现世界和生活的奇妙!
春节是每个人心中最祈盼的节日。老人们盼望的是奔波在外的子女回到身边;大人们盼望的是长长的假期;而孩子们盼望的就是痛快的玩耍了。今天,请跟着我体味一下我的家乡——绍兴的年俗。
除夕的早晨,我们早早地起了床,准备做迎接新年的第一件事——贴春联。我们先撕掉旧的对联,接着,妈妈把大门擦得干干净净,我帮爸爸将大门扶住,由他来贴。他先贴横联,接着把“福”字倒着贴在大门正中央。我奇怪地问爸爸:“为什么要把‘福’字倒贴呢?”爸爸笑着回答说:“因为‘福倒’就是‘福到’啊!”我恍然大悟。这时,我想起王安石《元日》中的诗句:千门万户���尤眨�总把新桃换旧符。原来,早在宋朝就有贴春联这个习俗了。古人贴春联是为了驱邪保平安,我们贴春联也是为了抒发自己的美好愿望。
吃完中饭就要准备过年的重头戏——年夜饭。奶奶为今天的主厨,只见她娴熟地拿起菜刀,把白菜飞快地切成一片片,往大锅里一放,“滋啦滋啦”的声音霎时间响满了整个厨房。她又拿起铲子轻快地炒了起来,很快一碗醋溜白菜就烧好了。奶奶从下午一直烧到晚上,金黄的白斩鸡、赤红鲜嫩的大虾、色香味俱全的螃蟹、红烧鱿鱼……摆了满满一桌,一看到这些菜,我的口水就“飞流直下三千尺”,迫不及待地想吃年夜饭了。
吃完年夜饭,爷爷郑重地把我叫到楼上,从抽屉里抽出一个大红包给我,并祝我在新的一年里学习进步,我也祝爷爷新年快乐。奶奶叮嘱我晚上睡觉时一定要把红包压在枕头下,这样我就可以平平安安地度过一岁了。
随着零点钟声的敲响,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将睡梦中的我惊醒。我打开窗子一看,一个个烟花在黑夜中飞出一道道完美的弧线,最后在高空中绽放,响彻云霄。我也拿出昨天刚买的烟花,走下楼去。我先放九连珠,点燃导火线,“轰”的一声,一发烟花像火箭似的冲了出去,在天空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我又点燃一支火花棒,在空中转圈,地上霎时间洒满了金光……在热闹的鞭炮声中我们迎来了崭新的一年。
这就是我的家乡——绍兴的年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