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记忆宝库里寻找,总能记得有一些很有趣的事情。
那天,我们好几家亲人回家过年,并买了非常多的爆竹烟花。我跟哥哥们就开始玩了起来。首先,就是姑父家的那一堆沙了。我和哥哥拿起了爆竹,用打火机点燃后扔到了沙堆里去,只听一声巨响,沙堆里多半的沙全都像有灵性的小精灵一样飞了起来。姑父听见了这个声响,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和哥哥们在调皮捣蛋了。他一踏出房屋就大叫道:“熊孩子们,你们在干什么?别跑!”我跟哥哥们立马撒腿就跑,跑到了两个房子之间的缝隙里躲起来。姑父找了一下没发现我们便走了。我们便在墙缝里看着姑父又生气又没办法的样子,高兴得前俯后仰起来,仿佛整个空气都是开心的。
过了一会儿,确保姑父出去忙了,我们就立马又拿起了爆竹接着玩。点燃后利用导火索的点燃时间,握了一会儿再丢到门前的鱼塘里去。又是一声巨响,嘿嘿,我心里想着晚上可能有美味的鱼肉吃了,不禁口水都快流下来了!可是,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我连续丢了几个爆竹,但是都没有看见一条翻白的鱼儿,我只好沮丧的放弃了这个想法。
很快就到了晚上,我拿出了我们刚买的“窜天猴”烟花,把它放在了地上并且点燃了它。呀!这个“弹道”有点偏呀。可是已经点燃了,烟花快速地飞到了房子里。我大声说:“不好,我们要闯祸了!”我快速地跑到屋里,把孩子闪着火花的烟花踩灭了。万幸万幸,这支烟花没有伤到人,也没损坏到屋子里的东西,不然我们可就成为纵火犯了。
这就是我童年的趣事,想象真有趣,也真刺激,也有点“不知天高地厚”,安全意识淡薄。
“凡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句话是老师送我的礼物,也是我前进路上的一盏灯。
怎么办,又要去上小提琴课了,按刘老师要求每晚最少练40分钟的基本要求,我这个星期练的时间实在算是少的了,才练了三次,每次也只有30分钟,所以,成果显而易见,肯定又要挨老师训了。
路上,我怀着无比烦躁的心情,慢慢悠悠地走着,一边想着,如果迟到,老师是不是就没时间说我了,一边又想着,小提琴一节课还是挺贵的,一节课时间也短,如果迟到了,学的东西就更少了,所以,不自觉的,还是加快了步伐。我没有迟到。直到课上完,即使我拉得不熟练老师也没说什么。我正暗自庆幸逃过一劫,飞快收拾好琴具,准备快速逃离,只听到刘老师叫了声“你等一下”。
我十分不情愿地走回教室,老师看了看我,又叹了口气,然后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我明白你不想练琴,因为很枯躁,因为会占用了你玩的时间,但是你只要换个方向想想,把它当成学习之外的另外一种放松心情,那就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当你觉得练琴其实是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时,那你就会慢慢爱上它”。
我虽然不是特别喜欢小提琴,但学它也是我自己选择的,我也一直坚持到现在,到底还是有些感情,说放弃也是不舍得的。所以,老师的话我还是听进去了,我也愿意按老师说的去调节自己,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我按照老师说的方法去练琴,效果果然是有的,我对小提琴的练习没那么反感了。
由于我自己也感觉到我的进步,拉起来的音准和对曲子感情旋律的融入都有了提高,我开始有点飘飘然了,最初刘老师也没说什么,只是看看我,过了段时间,特地挑选一首有点难度技巧的曲子教我,初拉之后,老师没有讲多余的话,只说了一句,凡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人不可骄傲,那样只会毁了自己。随后就收拾好离开了,就剩我一个人在这空荡荡的教室。
我犹豫了许久,最终我还是决定相信老师,在以后的日子里,在很多事情上我都真切的感受到,刘老师说的没错,凡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这句话是礼物,也是我前进路上的路灯,照亮了我前进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