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蜻蜓眼读后感800字

admin 读后感 2023-09-21 146

暑假里我看了一本好书,这是妈妈送给我的礼物。我被书中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住了,那跌宕起伏的情节,无辜少女阿梅艰难的成长历程,人性的沦陷,使得美好的一个家族颠沛流离,阿梅一家人在特殊岁月里相扶相持,努力度过难关的动人情景而深受感触。这就是曹文轩作家其中的一部纯美小说《蜻蜓眼》,让我带着大家一起畅游书中的故事吧!

中国丝绸之子杜梅溪在法国马赛的一家咖啡馆内偶遇了法国女子奥莎妮,两人一见对方就深深地爱上了,并生下四个儿女。二战其间,杜梅溪携法国妻子回到上海定居。此后,岁月流逝,奥莎妮从少女到老妇,渐渐融入了中国的生活,带来了优雅与温润。

可惜好景不长,上海遭遇了大饥荒,爷爷捐出了杜家祖宗传下的多年家产——丝绸工厂全部捐献给了国家。在那特殊的年代里,异国血统的奶奶成了家庭灾难的来源。蓝屋外头谣言四起,越炒越热,演变成那个法国女人是隐藏了已经很久的间谍,而爷爷杜梅溪则是资本家,特别会剥削大众。因为这一句谣言,蓝屋几次被劫,孙女阿梅在学校精心准备的钢琴节目被迫取消,伤心的她将所有的伤楚吞咽下去,强硬地顶着。装出一幅开心、兴奋劲的样子来,可奶奶看到阿梅那张未化妆的脸,一下子什么都明白了,她的孙女受了伤害。即使这样,奶奶仍然微笑着面对生活。

《蜻蜓眼》一文太让我感动了!我要学习文中奶奶那种坚强,在一群疯狂的人面前,能够做到真正的临危不乱,即使在无力的情况下,也要保留最美好的生活。那颗蜻蜓眼,还有那只小皮箱都有着她对整个法国,五光十色的岁月,最美好的回忆!所以即使在蓝屋几乎被毁了情况下,这两件东西依旧保管得完好无损。同时我们还要学习他们一家人的团结、友爱和乐观。在大饥荒之后的上海,犹如一片浩荡的大海。无人可以拯救你,你只能靠自己。但这一家人靠着自己不懈的努力!相扶相持、相儒以沫地最终“活”了下来,而这一切也源于他们有一个乐观开朗的法国奶奶。

这本书让我每看一遍,都有新的感受!也从中得到道理:谣言是致命的,也是锋利的,就好似我们生活中有了挫折和困难,不能因为一些阻力而击垮自己,要保持阳光开朗活泼,让开心永驻心中!

生活是美好的,它给人与启迪、与省悟,让我们憧憬明天,保持向上的心态。加油!我们一起努力!

“哎呀,什么东西打在了我的身上!”睁眼一看,原来是一个垃圾袋,奇怪,为什么要拿垃圾打我呢,原来我变成了一个垃圾桶。

现在人们真是太没规矩了,扔垃圾都不扔到垃圾桶里,扔到垃圾桶外。你一扔,他一扔,我身边围满垃圾了,苍蝇都飞了过来,连蹦带跳,“享受”着上天给他们准备的美味佳肴,开心的嗡嗡低吟,手舞足蹈。

来了两个男孩,他们看见脚下的垃圾不拾起扔进垃圾桶里,反而把垃圾当足球踢。你看,他们俩玩累了,一起喝了可乐,喝完的空瓶子,男孩儿随手一扔,空瓶子飞进了草丛里,小花小草被空瓶子压住了,可怜的花草,我也没有手,没办法帮助你们。就这样,时间长了,本来有许多小花的花园里,变成了垃圾场。

又来了一个男孩,一个女孩,我心想:“他们俩也是来踢垃圾的孩子吧。”这时,女孩开口说话了:“是谁把垃圾扔在外面的,不扔进垃圾桶里。”“是呀,就这么近,只有一步之遥,都懒得走这么一步,这样会影响环境的。”

“我们一起把垃圾扔进垃圾桶里吧。”男孩说:“好,我们齐心协力,一起把满地垃圾扔进垃圾桶里。”不一会儿,我身边的垃圾全没了,花园里的垃圾也没了,小花和小草都直起了腰,开心地晒着太阳。

男孩说:“把垃圾扔进垃圾桶里还不行,我要写个提示,让人们不再把垃圾扔进外面。”男孩在书包里拿出一张白纸,在上面写下了六个大字,贴在了我的肚皮上,“文明——只差一步”。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我欣慰的笑了。

真的,人们扔垃圾确实是:文明——只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