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记去年暑假,我随家人来到安徽黄山,早晨三点便爬上光明顶,等待日出的到来。
渐渐地,第一缕阳光照亮了黑暗,照亮了整个世界,似鱼鳞一般镶嵌在星星点点的橙色、黄色、紫色、红色之间。
慢慢的太阳露出了它那披满金发的小脑袋,散发出的光芒像金色的大扫帚,把原先朦胧的云雾都扫到了一边。
太阳还在不停的上升,徐徐的在地平线上升起,在人们期待中升起,半个太阳已经出来了。一只不知名的鸟儿,“叽”的一声长叫,划过天空,好像在和太阳打招呼,又好像是在迎接新的开始。不一会儿,整个太阳出来了,它给万物穿上了橙红色的衣袍,看到这个场景,我不禁想起了宋太祖赵匡胤描写太阳的诗句:太阳初出光赫赫,千山万山如火发。真是太恰当了!
巴金的日出,刘白羽的日出,赵匡胤的日出,从古至今有很多文人墨客都曾写过日出!
日出就是这样的吸引着无数文人雅客,充满了无限的魅力!
那个冬天,天空阴沉沉的,飘着片片雪花。我和妈妈拐进一家小店。店里的空调呼呼地吹着暖风,每个桌子都挨挨挤挤坐满了人。服务员非常友好,脸上挂着甜甜的笑容,在餐桌旁来回穿梭,热情地跟进来的每个人大声地打招呼,让人感觉全身暖暖和和的。
我们走到窗角边的座位上,脱掉了手套和帽子,舒心地望着窗外。寒冷中的人们缩着脖子,裹紧了大衣。忽然,妈妈碰了碰我,让我注意靠近窗台台阶上的那对老人。
大概是冷得受不了,衣着破烂的老爷爷,把自己身上破旧的军绿色大衣脱下来披在老奶奶身上,紧抱着老奶奶,似乎在给予她温暖。老奶奶紧闭着双眼,无力地瘫在老爷爷的腿上,布满老茧和冻疮的双手耷拉着,垂在一旁,枯瘦的身体没有了欢乐与生机,好像是饿了很多天了。衣服单薄的老爷爷在寒风里瑟瑟发抖,脸上的皱纹散落在他灰暗的面庞上,把他衬得格外苍老,脏兮兮的鞋子不安地挪动,他却依然用自己瘦弱的躯体温暖着老奶奶。
眼泪差点涌出来,我问妈妈怎么办,妈妈说一会我们买两碗面条送给他们。除了这个主意,我们还没想出别的法子来。
突然,老爷爷用颤抖的双手将老奶奶扶到墙边坐好,自己颤颤巍巍地站起身,拿着碗,拄着拐杖一步一步地走近门口,迟疑了很久,鼓起勇气推开了店门,一张桌子一张桌子挪过去,将客人们吃剩的食物如宝物般地倒进自己的大碗里。他的出现引起了一阵骚动,有人厌恶地叫他快点走开,服务员冷着脸叫他赶紧出去,说这里不是他呆的地方。
我很担心地看着老爷爷,生怕他装不满自己的那只碗。他蹒跚地走出门,缓慢而困难地扶起老奶奶,将食物递到老奶奶的嘴边,我分明看到老奶奶甜甜地笑了,这笑容包含了太多的理解与信任,这笑容让我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妈妈给了我五十块钱,让我临走时交给那位老爷爷,也许能救救急。
窗外,一缕淡淡的阳光绕过雪线照在街上,如同天使的光圈,把两张苍老的面庞照得格外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