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伤心的那一次,莫过于那天……
那是一个下着毛毛细雨的下午,放学后,我背着书包带着一张“三好学生”的奖状,兴冲冲地奔向车站,期末考试成绩单拿到手了,意味着暑假也要开始了,高兴的心情无法用言语表达。
一下车,我就向家的方向奔去,刚过村口,看到了与往常不同的景象:家门外摆着花圈,没有爷爷奶奶等候我的身影,换之存在的而是十几个白色的身影挤在门外。当时我怔住了,脚步不再轻快,而是越来越沉,越来越重——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就这样我以一步挪三指的速度走到了家门口,听了人们的对话,我才知道:我亲爱的太太走了!去了一个没有病痛的世界。一个月前,太太被查出胃癌晚期,一家人都乐观面对,当时的我似乎没有感觉有多难过,至到这一刻,我真的体会到了心痛的感觉,脑海里浮现小时候太太抱着我散步,为我烤香甜可口的锅巴的身影。我上学后,每个周末回到家,太太都会拿出自己舍不得吃的零食送来……我再也忍不住了,扑倒在太太的灵柩放声大哭,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听爷爷说,太太一生节俭,年轻时候孝顺自己的长辈,年龄大了疼爱孩子,老了怎么得不到上天的眷恋,要忍受病痛的折磨?并且最近两天总是在念叨我和哥哥,听到这些我的心里更不是滋味。
下午,太太就要入土为安了,这时天气由阴转晴,把太太送到他的“新家”,就在我们准备回去时候,天又下去了雨,好像老天也舍不得太太离开一样!我觉得我欠太太的太多了:在她最想见我的时候我却没有在他身边;在她想和我说话的时候我也不在。但是太太对我的关心却是无微不至,只要我和哥哥回去,太太就会捧来一碟锅巴,看我吃的满嘴流油,太太总是欣慰一笑,太太不在了,吃不到太太做的味道独特的锅巴了!听不到太太的叮咛了!也看不到太太那慈祥的面孔了!永远!永远!
当天晚上,我躺在床上,闭上眼睛都是太太和我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我陪着太太在乡村小道上散步,多么美好,这也是我对太太的亏欠——陪伴!那一次,我最伤心。
在所有人都铆足了劲往前奔跑的社会里,一味地倡导和追求“慢”并非明智的做法。那样可能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然而,在高效和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可以允许自己有偶尔的慢。
生活节奏之所以快,是为了不在生活里掉队;生活节奏之所以慢,是为了咀嚼生活的美。
一次聊天,去过西班牙的朋友和我说:“西班牙的电梯是没有关门键的。”我很是不理解,她向我解释:“因为他们不着急啊,等着门自己关上就好啦。”后来在一本书上看到,伦敦的一些电梯也没有关门键,电梯上的人从来不着急。我想起了自己在国内坐电梯,总是要把关门键按好几次,直到安心看见门关上。
慢,能触摸不一样的生活。
国外一位教授发明了一种“葡萄干治疗法”,已解决现代人幸福感不足的问题。这位教授要求接受治疗的人用十分钟认真吃一颗葡萄干。想象着那种不可思议的吃法,我想起了自己在一秒钟内往嘴巴里塞五六颗葡萄干,直到满足地感觉到牙齿的各个角落都有东西嚼的样子。
慢,能品味不一样的生活。
如果评判生活中的“慢”,我是不及格的。我唯一的“慢”是在旅行中。我曾在广播节目中听到主持人问一位旅行达人:“给大家说说你是怎么合理安排时间的,你居然能在世界杯期间看球旅行两不误,还去了这么多地方?”这位达人开始详细地介绍自己如何用十四天的时间玩了巴西的五个城市。对于这样的安排,我内心不免一阵慌乱和紧张。对我而言,十四天逛两个城市都够呛。
审视自己,我在生活中之所以节奏太快,多半出于无奈,社会发展太快,要是慢了可不行——像我会选择按电梯的关门键,会希望服务员尽快下单,会大口大口吃葡萄干,但值得庆幸的是,我坚持做一个旅行中的慢行者。
快,固然是生活的常态,但我们不能因此丢失慢生活带给我们的美。回头看看,那些沿途的风景,莫不是都被我们忽略了?我们只顾前行,而不能看到来时路两旁的花儿,在风中微笑。
快,是生活所然,我们实在无法阻挡;而慢,是另一种快乐与幸福,我们可以心之所向。
走慢些吧,慢慢咀嚼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