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上下五千年读后感600字

admin 读后感 2023-09-21 160

寒假里,我读了《上下五千年》这本书。我从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看到了华夏文明的璀璨、民族精神的可贵,从而激发了我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

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从三皇五帝开始一直到如今,这是一个民族的传承,也是一个民族的延续。即使在这几千年的历史中,中华民族有过辉煌、荣耀,也有过低谷、屈辱,但总而言之,文明没有断绝,一脉相承的华夏文明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已然五千多年。

历史记录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也成就了一位位报国英雄。我认识了大义灭亲的林则徐、卧薪尝胆的勾践、脱颖而出的毛遂、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神机妙算的诸葛亮等。但我最欣赏苏武,是因为他不屈不挠,即使死也不愿意给汉朝丢脸。有一次,苏武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但不幸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他投降,但苏武都没有答应;单于后来将他迁到北海边牧羊,说哪一天公羊能下小羊,才可以释放他回国。苏武手持汉朝符节,死活都不答应,只记得他是汉朝的使者。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方获释回汉。苏武去世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节操。这些名垂青史的历史英雄,有的令我们自豪、有的令我们反思、还有的值得我们学习。正因为有了这些英雄,我们国家的历史才会变得丰富多彩。

中华民族这个地大物博的大家庭,是华夏儿女经过几千年的苦难与挫折,创造了无数的辉煌成就,才换来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不计其数的物质文化资源,一代代传承至今,才能让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创造更加辉煌、美好的未来。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今天我要讲的,就是毛主席在长征路上之作——《清平乐·六盘山》。

这句诗的意思就是天空之上,白云朵朵,像一张天蓝色的绸布上撒了许多白面,放眼望去,只见大雁南飞,在天与山之间划过,越飞越远。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如果翻不过这山,越不过此岭,到达不了长城,便不算什么英雄好汉,时光流逝,屈指一算,我们已经走过漫长的二万里长征路……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六盘山这一高领,耸立在中华大地之上,看那成千上万的红军战士,握着成千上万的红旗飘飘,在那西风中,如一条条鲜红的丝带,今时今日,我们拥有这只威武之师,还怕些什么呢?只待时机一到,便会领导中华儿女战胜那些可恨的国民党反动派。

1935年10月,毛泽东主席率领的红军在六盘山前,又击败了前来堵截的敌人,在战斗胜利的鼓舞下,当天下午,就一鼓作气翻越了六盘山,这首词就是毛主席在翻越六盘山时写的。

同学们,为了祖国的不断强大兴盛,我们要珍惜现在美好的环境要努力学习,这就是这诗给我们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