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如期而至,我满怀信心步入考场。终于考完了!但是,这轻松的心情在周四晚上的微信上发来之后,好似那秋天的落叶,在无情的秋风之中寂寞得灰飞烟灭。
我,考砸了,这“87分”深深刺痛了我狂傲的心。是谁扬言,奖学金非他莫属;是谁曾说,光荣榜必有他名;是谁自称,他是永远的第一……是我!可是,这一切在那残酷无情的现实面前犹如闪光的镜子破碎扎在眼睛之中。
莎士比亚说:“适当的难过代表感情的真挚,过度的悲伤却体现智慧的欠缺。”我也明白,我这个奇怪的人永远不会感到绝望。父母说:“这孩子太不要脸。”老师说:“这学生太骄傲。”可我要说:“这只是我心态好而已。”
我忽然觉得天气变得乌云密布,这就如我的心情。眼泪时不时得在眼眶打滚,听见别人欢笑声,心里却是酸酸的。
我像木头一样站在父母面前,将那张充满一个个大叉的试卷交到父母手中,接过试卷,父母那灿烂的微笑刹时间凝固了。
沉闷的空气在加热,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一阵风吹过,全身不由自主地颤抖了一下,双腿也不听使唤了,“老天爷啊,救救我吧!”
我随随便便找了个理由,垂头丧气地走进了房间,低着头,默默地看着手中被父母揉皱的试卷。母亲那失落的目光铭刻在我的脑海里。此时的我,深陷在内心那一道痛苦的泥潭之中,想一个战败的君王,独自处理着失败的创伤,悲伤着……
爸爸妈妈也严厉地批评了我。
爸爸还说:“不管是做作业还是考试,都要认真对待,先读懂题目的意思,再仔细地做题。今天的分数就是给你的提醒!”我把爸爸的话牢牢地记在心里,下次考试时我一定要细心,争取考100分。但妈妈她不但没有骂我,还摸了摸我的头,说:“没关系,这次没考好第二次考好就行了,加油!
于是,我下定决心好好读书。
生于江南,长于江南,是何其幸运!江南,枕于江畔,独得老天爷的宠爱;江南,四季分明,林茂草丰;江南,物产丰富,是人尽皆知的鱼米之乡。而所有的一切,还要归功于——雨。
每年当夏季款款而来时,饱满而盈动的水汽便随之而来。此时正值梅子成熟的时候,因而此时的雨,也被人美其名曰“梅雨”。正如柳宗元所说:“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
整个梅雨时节是漫长的,是微妙的。伴随着六月中旬几个异常闷热的日子之后,江南便“入梅”了。梅雨的日子里,空气是湿润的,天空是灰白的,就连太阳也“怠工”了,偶尔出场一次,还要大讲排场,要广阔蔚蓝的天空做舞台,要洁白无瑕的云朵做舞伴,然而只要一旦没了这出风头的兴致,它就会闭门不出。于是,雨季的江南便到处都弥漫着水汽,整个世界似都罩上了一层水帘,湿漉漉,灰蒙蒙的。
万物也似乎都被水汽晕染了。阳台上晾晒的衣物永远都是黏乎乎的;厨房里堆放的土豆、洋葱呀,没过几天就发了芽;墙壁角落也总是会冒起霉斑;地下车库的墙面上也时不时会有水汽顺着墙角向上爬。梅雨的日子里,江南的人们似乎特别委屈,他们不再炫耀那光滑水嫩的皮肤,不再显摆那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的美食了,更多的则是对气短、胸闷的无奈。
此时的江南如一位优柔雅致、多愁善感的女子,这位步态轻盈的西子美女手撑一把油纸伞,穿过狭长的走廊,近了,更近了,她脸上的愁容依稀可见。她的眉头紧蹙、眼神迷茫,眼露哀伤,轻轻地,缓缓地,踏过那铺着青石板的街巷,只在小巷间留下若有似无的声声叹息。
也许是憋屈久了,忍耐久了,这内向的女子也会撒一会儿泼,来发泄自己的忧愁。她衣袖一挥,天地间就像蒙上了一层硕大的幕布,几层黑压压的乌云汇聚到了一起,在天边翻滚着。她又咳嗽了一声,水珠儿们就听到了命令,凝结到了一起,换作一颗颗黄豆般的雨点劈头盖脸地向人们砸了下来。顷刻间,天地间就像挂起了一道珠帘,地面上溅起了一朵朵水花,汇聚在地上的水来不及仓皇出逃,只好一个劲地漫上来,漫上来。幸好,这姑娘的脾气来得快,去得也快,短暂地发泄后也会给人带来一片短暂的、久违的清新。
梅雨,让人欢喜,让人忧愁,但恰因这梅雨,江南才浸润出了独特的韵致。